殿下的拼音、解释、组词

殿下的简介:

diàn xià
对太子或亲王的尊称。现用于外交场合。

  • AI解释

《殿下》这个词语是中国古代对帝王、皇后的尊称,有时也用于称呼亲王。它源自古代汉语中的敬语系统,“殿”指的是宫殿或朝廷,“下”是对人的尊称,合在一起使用时,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和敬意。

详细解释

  1. 历史背景:在古代中国,帝王是国家最高的统治者,因此被赋予极高的尊严和威严。《殿下》作为称呼之一,体现了封建社会中严格的等级制度。
  2. 使用场合:通常用于正式或庄严的场合,如朝见、仪式等。在现代文学作品中,它也可能用来增加叙述的庄重感或戏剧效果。

造句

  1. 在古代宫廷里,每当侍臣进殿向皇帝请安时,都会恭敬地说道:“参见殿下。”
  2. 小说中描绘的一场朝会场景:文武百官依次列队,口中齐声高呼“万岁”后,跪拜在地,然后是:“恭迎天子殿下驾临!”
  3. 一位历史剧演员正在准备角色,他反复练习台词,“臣等谨遵圣旨,愿为殿下效犬马之劳。”
  4. 在古代宫廷的传说中,有一段描述:皇后在皇帝面前谦虚地说:“妾身虽贵为皇后殿下,但亦不敢忘却贤明君王教诲。”
  5. 虚构的故事里,有一位年轻的亲王,他在面对自己的弟弟时也称呼其为“殿下”,以示兄弟间的尊敬与和谐共处。

分词解释

殿

diàn

1 高大的房屋,特指帝王所居和朝会的地方,或供奉神佛的地方:宫~。宝~。金銮~。~堂。~阁。~上虎(喻敢谏之臣)。~试。2 〔~下〕对亲王或太子的敬称。3 在最后:~后。~军。

xià

1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层。~款。2 等级低的:~级。~品。~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3 方面,方位:两~都同意。4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卷。~次。~限。5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山。~车。~马。~达。6 使降落:~半旗。~棋。7 进入:~海。8 投送:~书。9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班。~课。10 谦辞:在~。~官。11 颁布:~令。12 攻克:攻~。13 卸掉:~货。把他的枪~了。14 用,投入精力:~工夫。15 退让:争执不~。16 做出判断:~结论。17 量词,指动作次数:打三~。18 用在名词后边(❶表示在里面,如“心~”、“言~”;❷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年~”)。19 用在动词后边(❶表示关系,如“教导~”、“培养~”;❷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基础”;❸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去”、“停~来”)。20 少于:不~二百人。21 动物生产: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