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屐的拼音、解释、组词

步屐的简介:

bù jī
1.脚步。 2.闲行;散步。

  • AI解释

《步屐》这个词是由“步”和“屐”两个字组成的。在古代汉语中,“屐”是一种特定设计的木底鞋,常用于雨天或潮湿的地面上行走。“步”则是指人的行走动作。

解释:

  1. :古时的一种木底鞋,在现代多用于形容某种形式的出行工具或是象征性的名词。
  2. :行走的动作或者方式。在古代文献中,常用来描述人们的行进状态或步伐。

结合在一起,“步屐”通常指的是在使用木屐这种特殊的鞋子下所进行的步伐或行动。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步屐”作为一个整体词,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成语或固定表达,在现代汉语的日常用语中并不广泛出现。它更多是在文学、古文或特定情境下的描述性词汇。

造句:

  1. 古人出行,多着木屐,故其步履间,总带着几分风雅之气。
  2. 在古代,官员们行走在官道上,他们穿着木屐一步步走向权力的中心。
  3. 晓风残月,木屐轻敲在青石板路上,留下几丝诗意。
  4. 来到江南水乡的小巷中漫步时,仿佛能感受到古人的步屐声回荡在耳边。
  5. 屋外雨声潺潺,他撑着油纸伞,穿着木屐,在湿漉漉的青石板上缓缓前行。

分词解释

1 行走:~兵。~行(xíng )。徒~。信~。闲~。固~自封。望而却~。2 踏着别人的足迹走,追随:~韵。~其后尘。~武前贤。3 行走时两脚的距离:~伐。~测。寸~难行。4 事情进行的程序、阶段、程度:~骤。初~。5 中国旧制长度单位,一步等于五尺。6 同“ 埠 ”,多用于地名。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