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滞的拼音、解释、组词

判滞的简介:

pàn zhì
1.犹言辨难解惑。

  • AI解释

在现代汉语中,并没有“判滞”这一词汇,可能是拼写或理解上的错误。您可能想询问的是“判迟”,这个词通常是由两个汉字组成,“判”和“迟”的组合。“判”字常用于表示判决、判断等意思;“迟”则有延迟的意思。因此,“判迟”可以被解释为在判决时出现的延误或延后。

详细解释

  1. 含义:判迟指的是由于某些原因导致判决过程或者结果产生延迟的情况。
  2. 来源与适用范围:这个词语多用于法律、司法领域,描述案件审理过程中因为各种因素未能及时作出裁决的状态。

造句示例:

  1. “法官处理案件时需要特别注意不能出现判迟的情况。”
  2. “虽然情况紧急,但由于判迟的原因,案件的审判进度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3. “为了减少判迟的现象,法庭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透明度。”
  4. “在审理重大刑事案件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出现任何可能导致判迟的因素。”
  5. “我们应当不断完善司法程序,确保每一个判决都能按时作出,避免判迟的发生。”

如果您是想询问其他词语,请提供正确的信息或具体背景,以便于我提供更准确的帮助。

分词解释

pàn

1 区别,分辨,断定:~明。~辨。~据。~读(利用已知的视觉信息符号来判断新获得的视觉信息的含义)。~断。2 分开,截然不同:~然。~若两人。~若鸿沟。3 评定:裁~。谈~。~卷子。4 司法机关对案件的裁决:~词。~决。~案。5 古代官名:通~。~官(中国唐、宋两代辅助地方长官处理公事的人员,传说中借指阎王手下管生死簿的官)。

zhì

1 凝积,不流通,不灵活:停~。~留。~销。~空。呆~。~产(产妇临产后总产程超过30小时者)。~针。~下(痢疾的古称)。2 遗落:“此有~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