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之时者的拼音、解释、组词

圣之时者的简介:

shèng zhī shí zhě
圣:圣人。指圣人中能适应时势发展的人。旧时常用来称颂孔子。

  • AI解释

圣之时者》是一个出自中国古代经典《孟子·万章下》的成语,这个成语主要用于形容那些能够适应时势、顺应潮流,具备极高智慧和敏锐洞察力的人物。在这里,“圣”指的是极其聪明的人或天才人物;“时”指的是时代或者时机;“者”是语气词,在这里用来表示这些具有特殊才能的人。

解释

圣之时者》中的“圣之时者”意指能够正确把握历史潮流、顺应时代变化并作出恰当反应的人物。他们既具备高超的智慧,又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找到最佳应对策略,这需要极高的洞察力和适应性。孟子在原文中提到这样的人是“圣人”的特点之一。

造句

  1. 自古以来,能够被后世称作《圣之时者》的先贤往往都具有超前的眼光和卓越的智慧。
  2.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圣之时者》必须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灵活的战略思维。
  3. 能够成为《圣之时者》,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紧跟时代步伐,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4. 那位政治家凭借其非凡的政治智慧和对时局的精准判断,被后世视为真正的《圣之时者》。
  5. 这个创新项目最终取得成功的关键就是那位项目经理具备了《圣之时者》般的敏锐洞察力与应对能力。

通过这些造句可以看出,《圣之时者》不仅是一个对历史人物的高度评价,也是现代人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时所需要的一种理想品质。

分词解释

shèng,kū

1 旧时称所谓人格最高尚的、智慧最高超的人:~人。~哲。2 最崇高的,对所崇拜的事物的尊称:神~。~洁。~地。~经。3 封建时代美化帝王的说法:~上。~旨。~明。4 称学问、技术有特高成就的:~手。棋~。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shí

1 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间。~不我与。2 较长的时间:~代。古~。3 泛指一段时间:~光。~令。~分。4 现在的,当前的:当~。~下。~务。~宜。5 常常:~常。学而~习之。6 一年中的一季:~序。四~如春。7 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8 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钟。~差(chā)。9 某一时刻:按~上班。10 不定时,有时候:~而。~阴~晴。11 机会:~机。待~而动。12 姓。

zhě

1 用在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词组后,并与其相结合,指人、指事、指物、指时等:读~。作~。二~必居其一。来~。2 助词,表示语气停顿并构成判断句的句式:陈胜~,阳城人也。3 这,此(多用在古诗词曲中):~个。~回。~番。~边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