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唇的拼音、解释、组词

焦唇的简介:

jiāo chún
1.见"焦唇干舌"。

  • AI解释

词语《焦唇》通常用于形容极度口渴的状态,源自古代汉语。这个词组结合了“焦”(形容干枯、失去水分)和“唇”两个部分,形象地描绘出嘴唇因为缺水而变得干燥、开裂的情景。

详细解释:

  1. 字面意义:“焦”意味着非常干燥或烧灼的感觉,“唇”指人嘴部的部位。结合起来就是形容嘴唇干到像被火烧一样的程度。
  2. 引申意义:除了描述生理上的极度口渴,也可以用来比喻某种情况或者情感上达到了极其强烈的程度。

造句:

  1. 夏日炎炎,他不一会儿就焦唇舌燥,在树荫下找了一处水源才得以解渴。
  2. 她整夜没喝水,到了早上起来时已经感到焦唇难耐。
  3. 这场大火烧毁了农田,村民们的粮食颗粒无收,大家都饿得焦唇欲裂。
  4. 由于连续几天没有下雨,田地里的庄稼都快干枯了,农民们看着焦唇的庄稼,心中充满了焦虑和无助。
  5. 长时间的争吵让双方情绪激动,最终两人脸红气粗、焦唇舌燥,但谁也不肯先低头认错。

分词解释

jiāo

1 物体经火烧变成黑黄色并发硬、发脆:烧~。~土。~头烂额。2 烦躁,着急:~急。~虑。~灼。~躁不安。3 酥,脆:~脆。~枣。4 喻干燥到极点:唇~口燥。~枯。~裂。~渴。5 一种质硬、多孔、发热量高的固体燃料:~炭。~煤。~炼。6 姓。

chún

1 嘴的边缘红色部分:嘴~。~齿(喻互相接近而且有共同利害的两方面)。~膏。~裂。~舌(“嘴唇”和“舌头”,喻言辞)。~吻(嘴唇,喻口才、言辞)。~亡齿寒(关系密切,利害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