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坊使的拼音、解释、组词

酒坊使的简介:

jiǔ fāng/fáng shǐ
1.唐宋时酒官名。

  • AI解释

词语“酒坊使”在古代汉语中并没有直接对应的专有名词,但从其构成来看,“酒坊”指的就是制作酒的地方或场所,“使”通常指的是官职或者职责。由此可以推测,这个词可能是描述一个在酒坊工作的官员或者是负责管理、监督酒坊事务的职务。

详细解释

  1. 职位性质:在古代社会中,“酒坊使”可能是一个具体负责酒坊日常运营与管理的角色。他们不仅要确保酒坊的生产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还必须遵守相关的法令和规章制度。
  2. 职责范围
  3. 质量控制:保证产出的酒品质量达标。
  4. 生产监管:监督酿酒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以维持标准。
  5. 法律遵从:确保酒坊的各项活动符合当时的法律法规要求。
  6. 人员管理:有时还包括了对酒坊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和指导。

造句

  1. “在那个年代,很多官员都曾担任过酒坊使的职务,为官一方的同时也为民间提供了优质的酒品。”
  2. “据史书记载,唐代有一名叫张三的人被任命为了当地酒坊使,他积极革新酿酒技术,使得当地的酒产量大增。”
  3. “宋代的《梦溪笔谈》中记载了某个酒坊使通过改进发酵方法成功提高了酿酒业的效率的故事。”
  4. “元代的一位著名诗人曾描写过一个场景:‘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其中隐含了一个酒坊使在日常生活中对酿酒技术不断探索的精神。”
  5. “明代时期,朝廷为了确保酒品的质量和税收稳定,特别设置了专门负责管理各地酒坊的‘酒坊大使’一职。”

请注意,上述句子是基于对“酒坊使”这一职务的想象性描述,并非历史事实。在实际的历史文献中,“酒坊使”可能具有更具体的定义和职责范围。

分词解释

jiǔ

1 用高粱、米、麦或葡萄等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白~。啤~。料~。鸡尾~。茅台~。~浆。

fāng,fáng

1 里巷(多用于街巷的名称)。2 街市,市中店铺:~间。街~(邻居)。3 旧时标榜功德的建筑物:牌~。节义~。
使

shǐ

1 用:~用。~劲。~役。~力。~钱。2 派,差谴:~唤。~命。~女。3 让,令,叫:迫~。4 假若:假~。即~。5 奉命办事的人:~者。大~。公~。~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