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督的拼音、解释、组词
都督的简介:
dū/dōu dū
古时的军事长官。民国初年各省也设有都督,兼管民政。
古时的军事长官。民国初年各省也设有都督,兼管民政。
- AI解释
《都督》一词源于中国古代,主要指的是古代地方军事长官或主管军事、民事事务的地方长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督"的具体职责和职位也会有所不同。
1. 历史背景:
- 在三国时期的中国,由于蜀汉政权的需要,诸葛亮等人开始设置“都督”一职来统领军队。
- 到了东晋南北朝时期,“都督”成为中央派遣到各地的重要官员之一,负责管理军事和民事事务。
2. 详细解释:
- 职位性质:在古代中国,"都督"通常被赋予了一定的军事权力,并且可能还承担着一定的地方治理职责。
- 等级划分:根据不同的时期和地区,“都督”可以分为多个级别,如“大都督”、“小都督”等。
- 职能范围:“都督”的具体职能会因时代、地区以及当时的政治需要而有所变化。但普遍来说,其主要任务是管理和指挥军队,有时也会涉及地方行政事务。
5个造句:
- 在三国时期,诸葛亮被任命为“都督”,负责蜀汉的军事大权。
- 南朝宋文帝曾派遣一员出色的将领担任都督之职,驻守长江北岸抵御北方敌军。
- 隋朝时期,在地方设置了不少都督府,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控力。
- 在明朝初期,“都督”制度被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成为军事管理中的重要一环。
- 清代虽然“都督”这一称谓不如前朝常见,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仍然使用,如临时派遣某将领担任都督以应对紧急情况。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