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上曲的拼音、解释、组词
塘上曲的简介:
táng shàng/shǎng qū/qǔ
1.指三国魏曹操所作《塘上行》。
1.指三国魏曹操所作《塘上行》。
- AI解释
《塘上曲》,并非一个标准的古代文学作品名称,因此可能是指某个特定诗文集中的某一首诗或是一个虚构的作品名。不过,从字面上解析,“塘”通常指的是池塘、湖泊等水体;“曲”则可以理解为歌曲或者一种韵文体裁,也可能引申为描绘某种情境的文字描述。
如果我们假设《塘上曲》是指一首关于描写池塘边景色或是讲述与池塘相关的故事的诗文的话,那么可以这样解释:
- 主题内容:可能是一首描绘夏日傍晚或清晨时分,池塘畔自然风光的作品。它可能包含对荷花、水鸟、微风等元素的细腻刻画。
- 情感色彩: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造句
- “他喜爱在黄昏时分漫步于塘上曲旁,仿佛那里藏着一段未解之谜。”
- “诗人用他的笔墨将《塘上曲》描绘得如梦似幻,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 “《塘上曲》中描述的景色令人向往,其中荷花盛开、蜻蜓点水的画面栩栩如生。”
- “每当夏天来临,《塘上曲》中描绘的那份清凉与宁静便成为了人们心中最美好的记忆之一。”
- “在文学课上,老师带领学生们一起探讨了《塘上曲》,让大家领略到了古代诗人笔下的自然之美。”
以上是基于对“塘上曲”这一词汇的假设性解析以及其可能蕴含的内容进行的造句。如果这是从一个具体的作品或背景中衍生出的说法,请提供更多的信息以便给出更准确的答案。
分词解释
塘
táng
1 堤岸,堤防:~坝。~堰。河~。海~。2 水池:池~。荷~。鱼~。苇~。3 某些地区在室内挖小坑用来生火:火~。
上
shàng,shǎng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边。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古。~卷。3 等级和质量高的:~等。~策。~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4 由低处到高处:~山。~车。~升。5 去,到:~街。6 向前进:冲~去。7 增加:~水。8 安装,连缀:~刺刀。~鞋(亦作“绱鞋”)。9 涂:~药。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课。~班。11 拧紧发条:~弦。12 登载,记:~账。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桌~。组织~。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来。锁~。选~代表。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年纪。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曲
qū,qǔ
1 弯转,与“直”相对:弯~。~折(zhé)。~笔(①古代史官不按事实、有意掩盖真相的记载;②写文章时故意离题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肱而枕。~尽其妙。2 不公正,不合理:~说。~解(jiě)。委~求全。3 弯曲的地方:河~。4 偏僻的地方:乡~。5 酿酒或制酱时引起发酵的东西:酒~。~霉。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