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参赞的拼音、解释、组词

文化参赞的简介:

wén huà/huā cān/shēn zàn
使馆中负责与驻在国联系、交涉文化交流等事务的外交官。由一国文化主管机关派遣。职责是报告所驻国文化情况,准备组织两国的文化交流等。

  • AI解释

文化参赞》这个词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它看起来像是由“文化”和“参赞”两个词组合而成。在正式的语言体系中,“文化参赞”并没有直接对应的定义或使用记录。但是根据这两个词的含义推测,可以理解为一种以文化交流为职任的角色,类似于外交官中的文化使者或者负责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人。

解释: - “文化”指的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成果。 - “参赞”在古代中国外交体系中特指辅佐使节办理事务的官员,在现代语境下可以理解为辅助、协助等意思,有时也比喻在某领域中的专家或咨询者。

基于上述推测,“文化参赞”可以被解读为:在国际文化交流合作中担任沟通协调角色的专业人员。他们通常负责推动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文化交流项目,增进相互理解和友谊。

造句: 1. 为了加强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我们派出了专门的文化参赞前往对方国家。 2. 这位文化参赞不仅精通外语,还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研究。 3. 我们的文化参赞在国际文化交流论坛上发表演讲,赢得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 4. 他作为一位资深的文化参赞,在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5. 文化参赞在访问期间不仅参观了多家博物馆、艺术馆,还参与了多场学术研讨会。

分词解释

wén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2 刺画花纹:~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7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9 温和:~火。~静。~雅。10 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科。13 掩饰:~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15 姓。

huà,huā

1 性质或形态改变:变~。分~。僵~。教(jiào )~。熔~。融~。潜移默~。~干弋为玉帛。。2 佛教、道教徒募集财物:~缘。~斋。3 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丑~。绿~。4 习俗,风气:有伤风~。5 特指“化学”:~工。~纤。~肥。

cān,shēn,cēn,sān

1 加入在内:~加。~与。~政。~赛。~议。2 相间,夹杂:~杂。~半。3 检验,用其他有关材料来研究,考证某事物:~考。~照。~省(xǐng)(检验省察)。~看。~阅。~检。4 探究,领悟:~悟。~透。~破。~禅。5 旧指下级进见上级:~见。~拜。6 弹劾,向皇帝告状:~奏。~劾。~革。

zàn

1 帮助,辅佐:~助。~划。~襄(协助)。~理。~成。2 主持礼仪:~礼。3 夸奖,称扬:~叹。~许。~扬。~和(hé)。~颂。~赏。~词。~誉。称~。4 一种文体,用于颂扬人物:小~。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