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不半古,功已倍之的拼音、解释、组词

才不半古,功已倍之的简介:

cái bù bàn gǔ,gōng yǐ bèi zhī
才;有不此:古人;功:功业。才能不及古人的一半,而所立功业已多古人一倍。形容人得时遇势,易建功业。

  • AI解释

关于您提供的词组“才不半古,功已倍之”,这是一个出自古代经典文献中的句子。这里的“才”指的是才能、能力,“古”指的是古代或以往的经验,“功”指的是成就、功劳或成果。“才不半古,功已倍之”的意思是指一个人的能力虽然只达到了前辈的一半,但所取得的成绩却已经超过了前辈。

这句话反映了在学习和工作上追求卓越、超越前人的精神。它鼓励人们即使起点不高,也能通过努力和创新达到甚至超过以往的成就。

以下是5个使用“才不半古,功已倍之”的造句:

  1. 尽管我自己的能力没有我的导师强,但我依然在科研方面取得了比他当年还要多的研究成果。
  2. 虽然我在计算机编程上只花了半天时间,但今天我成功地完成了一个项目,这让我想起了“才不半古,功已倍之”的古语。
  3. 我们的团队成员虽然年纪较轻,但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技术进步已经远远超过了前辈们,实现了“才不半古,功已倍之”。
  4. 虽然我在学习上只投入了少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我却通过勤奋努力取得了令人惊讶的成绩。这证明了“才不半古,功已倍之”的真实含义。
  5. 尽管我们在团队合作中贡献较小,但通过我们创新的策略与方法,在短短的一段时间内就达成了显著的效果。这也验证了古人所说的“才不半古,功已倍之”。

分词解释

cái

1 能力:~能。口~。这人很有~干。2 从才能方面指某类人:干(gàn)~。奇~。奴~。蠢~。3 副词。①方,始:昨天~来。现在~懂得这个道理。②仅仅:~用了两元。来了~十天。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bàn

1 二分之一:~圆。~百(五十,多指岁数)。2 不完全的:多~。~岛。~透明。~脱产。3 在中间:~空。~路上。~夜。4 喻很少:一星~点。

1 时代久远的,过去的,与“今”相对:~代。~稀(人七十岁的代称,源于杜甫《曲江》“人生七十古来稀”)。~典。~风。~训。~道(a.指古代的道理;b.古朴;c.古老的道路)。2 古体诗的简称:五~(五言古诗)。七~(七言古诗)。3 姓。

gōng

1 劳绩,成绩,与“过”相对:~勋。~绩。论~行赏。徒劳无~。~德无量(liàng )。~成不居(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2 成就,成效:成~。~能。~亏一篑。事半~倍。急~近利。3 物理学上指用力使物体移动的工作,等于力乘移动的距离:~率。4 本领,能耐:~夫。~底。~力(a.功夫和力量;b.功效)。~到自然成。

1 止,罢了:学不可以~。死而后~。2 表示过去:~经。事~至此。~往。业~。3 后来,过了一些时间,不多时:~忽不见。4 太,过:不为~甚。5 同“ 以 ”。

bèi

1 等于原数的两个:加~。事~功半。~道而行(兼程而行)。2 某数的几倍等于用几乘某数:二的五~是十。3 更加,非常:“每逢佳节~思亲”。~加。~儿精神。4 增益:“焉用亡郑以~邻?”5 古同“背”,背弃,背叛。6 古同“背”,背诵。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