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章的拼音、解释、组词

九章的简介:

jiǔ zhāng
《楚辞》篇名。战国楚人屈原作。包括《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九篇。其中《橘颂》为作者早年所作,余篇作于他遭受政治迫害和放逐期间,表达了他对楚国现状的忧虑和宁死不屈的坚贞之心。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古代天子冕服上的九种图饰。即龙、山、华虫、火、宗彝、藻、粉米、黼、黻九种图案。见《书经.益稷》唐.孔颖达.正义。

2. 泛指多种图案。明.瞿佑《剪灯新话.卷四.鉴湖夜泛记》:「戴翠凤步摇之冠,蹑琼纹九章之履。」

3. 《九章算术》的简称。参见「九章算术」条。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书记》:「九章积微,故以为术。」

4. 九章律的简称。参见「九章律」条。汉.王充《论衡.谢短》:「法律之家亦为儒生问曰:『九章,谁所作也?』」

5. 楚辞篇名。王逸以为乃屈原被放逐于江南之野,因思念君国,忧心罔极所作。分〈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九篇。

九章》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一个具有重要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概念,它主要出现在屈原的作品中。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重要诗人、政治家,他的代表作就是《离骚》,而《离骚》中的“九章”实际上是指《离骚》这部长篇巨著分为的九个部分或章节。

详细解释

  1. 内容与结构:每个“章”独立成篇,但又相互关联。这九个篇章分别是: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这些篇章分别表达了屈原不同的情感和思想。

  2. 主题:《离骚》中的《九章》主要表现了屈原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对自己理想无法实现的无奈与悲哀,以及对忠诚品格的坚持。

  3. 文学价值:在语言表达上,《九章》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象征手法,表达了深刻的情感和思想。这些篇章不仅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后世文学创作的重要参考。

造句

  1. 屈原所作的《离骚》中的《九章》,不仅展示了他卓越的才华,更反映了他对国家民族深沉的爱。
  2. 这首诗让人联想到屈原的《九章》,其中充满了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与失落的感慨。
  3. 九章》中《橘颂》那句“后皇嘉树,灵鸟集兮”,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象征着高洁之士的品格。
  4. 阅读《离骚》中的《九章》,让人感受到屈原内心的痛苦与挣扎,那是对黑暗政治的一种控诉。
  5. 从《九章》中可以看到,屈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和宇宙间万物的理解。

通过这些造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九章》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及其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重要地位。

分词解释

jiǔ

1 数目,八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玖”代):~归。2 泛指多次或多数:~死一生。~霄云外。

zhāng

1 歌曲诗文的段落:~节。~句。乐~。~回体。顺理成~。断~取义。2 条目,规程:~程。~法。简~。党~。约法三~。3 修理:杂乱无~。4 花纹,文采:黑质而白~。5 戳记:图~。盖~。6 佩带的身上的标志:袖~。领~。徽~。像~。7 奏本:奏~。本~。8 同“ 彰 ”,彰明。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