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鹿的拼音、解释、组词
麋鹿的简介:
mí lù
1.麋与鹿。 2.即麋。
1.麋与鹿。 2.即麋。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麋
1. 麋与鹿二兽的合称。
2. 动物名。偶蹄目鹿科,原分布于大陆地区北方草原与沼泽。肩高约一点一公尺,体长约二公尺,体重可达二百公斤。角甚长似鹿,尾似马,蹄似牛,颈似骆驼。夏季体呈红褐色,冬季呈灰褐色。
《麋鹿》一词在中国文化中指的是一个特定物种,学名为“Elaphurus davidianus”,常被称为“四不像”。它是一种体型较大的草食性动物,属于鹿科。在古代文献中,“麋”字有时也指一般的獐子、麂子等小型鹿类。然而,在现代语言和生物学分类中,我们主要讨论的是麋鹿。
详细解释:
-
形态特征:成年麋鹿体重大约300至500公斤,肩高1.2米左右;公麋鹿有巨大的分叉角,而母麋鹿没有角。它们的毛色在夏季为棕黄色,在冬季则变成灰棕色。
-
生活习性:麋鹿主要栖息于湿地和沼泽地带,以植物为食,如树叶、嫩枝等。
-
文化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麋”字常与吉祥如意相关联。例如“四不像”的名字便寓意着一种不拘一格的美,象征了独特性和稀有性。在古代文献《诗经》中也有对麋鹿的描述:“翩翩者鵕,烝然来思。”
-
保护现状:由于栖息地破坏、过度猎杀等原因,麋鹿曾一度濒临灭绝。但如今经过中国政府的努力,麋鹿数量已经有所恢复。
造句:
- 园林中引进了一批珍贵的麋鹿,它们成了游客们最爱观赏的对象。
- 我们应该保护那些生活在自然中的麋鹿,不要让它们成为濒危物种。
- 这幅画描绘了麋鹿在湖边悠闲地吃草的画面,充满了宁静与和谐的气息。
- 麋鹿的身体结构独特,角、尾和蹄子的形态都与其他鹿科动物不同。
- 为了恢复麋鹿种群数量,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等。
分词解释
鹿
lù
1 哺乳动物,四肢细长,尾短。雄鹿头上有树枝状的角。毛多为棕褐色,有的有花斑或条纹。听觉和嗅觉都很灵敏。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梅花鹿、水鹿、白唇鹿、马鹿等。2 方形的粮仓:“市无赤米,而囷~空虚。”3 粗,粗劣:~裘。~布。~床。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