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心病狂的拼音、解释、组词

丧心病狂的简介:

sàng xīn bìng kuáng
丧失理智,象发了疯一样。形容言行昏乱而荒谬,或残忍可恶到了极点。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丧心」,失掉本心。语出《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病狂」,疯狂的病症。语出《汉书.卷七三.韦贤传》。「丧心病狂」指丧失理性,举止荒谬、反常。亦用来形容人残忍可恶到了极点。△「丧尽天良」

2. 1、「丧心」:《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宋公享昭子,赋〈新宫〉,昭子赋〈车辖〉。明日宴,饮酒乐,宋公1>使昭子2>右坐,语相泣也。乐祁3>佐,退而告人曰:「今兹君与叔孙其皆死乎!吾闻之:『哀乐4>而乐哀5>,皆丧心也。』心之精爽,是谓魂魄,魂魄去之,何以能久?」 〔注解〕 (1) 宋公:宋元公,生卒年不详,春秋时宋国国君。 (2) 昭子:叔孙婼(ㄖㄨㄛˋ)(?∼西元前517),一称叔孙昭子,春秋时鲁国人。嗣大夫职,屡次出使各诸侯国。卒谥昭。 (3) 乐祁:?∼西元前502,字子梁,春秋时宋国人。 (4) 哀乐:应当悲伤时却欢乐。 (5) 乐哀:应当欢乐时却悲伤。 2、「病狂」:《汉书.卷七三.韦贤传》初,玄成兄弘为太常丞,职奉宗庙,典诸陵邑,烦剧多罪过。父贤以弘当为嗣,故敕令自免。弘怀谦,不去官。及贤病笃,弘竟坐宗庙事系狱,罪未决。室家问贤当为后者,贤恚恨不肯言。于是贤门下生博士义倩等与宗家计议,共矫贤令,使家丞上书言大行,以大河都尉玄成为后。贤1>薨,玄成2>在官闻丧,又言当为嗣,玄成深知其非贤雅意,即阳3>为病狂,卧便利,妄笑语昏乱。征至长安,既葬,当袭爵,以病狂不应召。 〔注解〕 (1) 贤:韦贤,字长孺,汉鲁国邹人,生卒年不详。为人质朴少欲,笃志于学。兼通《礼》、《尚书》,以《诗》教授,号称邹、鲁大儒。 (2) 玄成:韦玄成(?∼西元前36),字少翁,汉朝鲁国邹人。韦贤少子。少好学,修父业,谦逊下士,以明经擢为谏大夫,迁大河都尉。后以让爵辟兄事,宣帝高其节,以为河南太守。 (3) 阳:通「佯」,伪装。

3. 「丧心病狂」系由「丧心」及「病狂」二语组合而成。「丧心」见于《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根据记载,春秋时,鲁国使节叔孙婼(ㄖㄨㄛˋ)到宋国访问,并代表季孙氏迎娶宋元公的女儿。宴会上,当大家喝得正愉快时,宋元公和坐在身旁的叔孙婼哭了起来。佐礼的乐祁在退席后就对别人说:「国君和叔孙婼恐怕快要死了!我曾经听说过:『应该悲伤的时候却欢乐,应该欢乐的时候却悲伤,是丧失心性的举动。』心的精神是魂魄,魂魄丧失了,怎么能活得长久?」这里的文献原文就用了「丧心」一语。「病狂」则见于《汉书.卷七三.韦贤传》。扶阳侯韦贤有四个儿子,大儿子早逝,所以二儿子韦弘为爵位的继承人。当韦贤病重时,韦弘正好被关在牢里等待判决,族人问他谁是继承人,他因为怨恨自己的儿子受罪而不肯说。于是他的门生义倩等人和族人假传他的命令,上书朝廷说他的少子玄成是爵位继承人。玄成接到父丧和继承爵位的消息,但他知道这不是父亲的本意,于是假装生了疯病,在床上大小便,任意发笑,胡乱说话。到了长安,等父亲下葬后,以疯病为理由拒绝征召继承爵位。这里的文献原文就用了「病狂」一语。后来「丧心」和「病狂」被合用成「丧心病狂」这句成语,用来指丧失理性,举止荒谬、反常。亦用于形容人残忍可恶到了极点。

1. 丧失人性,举止荒谬、反常。形容人残忍可恶到了极点。【例】绑匪勒赎成功又将人质撕票的做法,简直是丧心病狂,令人发指。

1. 丧失人性,举止荒谬、反常。形容人残忍可恶到了极点。《宋史.卷三八一.范如圭传》:「公不丧心病狂,奈何为此?必遗臭万世矣。」《隋唐演义》第七一回:「不意邪痴之念一举,那点奸淫,如醉如痴,专在五伦中丧心病狂做将出来。」也作「病狂丧心」。

词语解析

丧心病狂”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行为或思想极端到不顾一切、失去理智的状态。这个词通常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用于描述那些行为异常、违背常理的人或者事。

  • 释义:指因精神失常而做出疯狂的事情。
  • 用法:多用于描述人的心理状态或行为的极端情况。
  • 感情色彩:否定。
  • 结构:联合式。

例句

  1. 这些犯罪分子丧心病狂,竟然把幼儿园的孩子当做攻击目标!
  2. 那个骗子为了骗财骗色,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了。
  3. 被金钱迷乱双眼的人常常会做出一些令人发指、丧心病狂的事情。
  4. 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他竟然不惜牺牲别人的幸福,真是丧心病狂
  5. 看到他那种不顾一切的行为,我真怀疑他的脑子是不是有问题了,简直丧心病狂

在使用“丧心病狂”时需要注意其强烈的贬义色彩和情感倾向。它通常用于描述那些行为极端、违反道德规范的情况,适用于批评或揭露不正当行为的情境中。

分词解释

sāng,sàng

1 跟死了人有关的事:~事。~礼。~亡。~假(jià)。~乱。治~。吊~。

xīn

1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包。~律。~衰。~悸。2 中央,枢纽,主要的:~腹。中~。3 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理。~曲。~魄。~地。~扉。衷~。~旷神怡。人~惟危。

bìng

1 生物体发生不健康的现象:疾~。~症。~例。~痛。~情。~源。~愈。~变。~危。~逝。~榻。~残。2 缺点,错误:语~。通~。弊~。3 损害,祸害:祸国~民。4 不满,责备:诟~。5 烦躁,担忧:“郑人~之”。

kuáng

1 本称狗发疯,后亦指人精神失常:~犬。疯~。癫~。发~。~人。2 纵情任性或放荡骄恣的态度:轻~。~妄(极端自高自大)。~吠(狗狂叫,借指疯狂的叫嚣)。~乱。~野。~躁。~恣。~草(草书的一种,风格狂放无羁)。3 气势猛烈,超出常度:~风。~飙。~热。力挽~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