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书的拼音、解释、组词

分书的简介:

fēn/fèn shū
1.汉字书体名。即八分书。 2.子孙分家析产的凭据。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属秦代隶体的一种书体,相传为王次仲所创。【例】分书的特色是蚕头雁尾,字形略方扁,以横画见长。 △八分

2. 分配产业的文书凭据。【例】在律师主持下,大家在分书上签了字,算是完成了分产的手续。

1. 书体名。为秦代隶体的一种笔法,相传为王次仲所创。参见「八分」条。

2. 分家产的文据。《醒世恒言.卷三五.徐老仆义愤成家》:「阿寄又讨出分书,将分下的家火,照单逐一点明。」

分书》,在不同的语境中,这个词汇可能有不同的含义。但通常来说,在中国书法史中,“分书”指的是汉代的一种字体,也就是隶书向楷书过渡时期的书体,它承古篆而启今楷。这里所指的“分”,意味着这种书体是介于隶书与楷书之间的一种风格特征。

详细解释:

  1. 时间背景:主要流行于东汉时期(约公元100年至250年间)。
  2. 形态特点:相较于传统的篆书,分书更加简化且接近后来的楷书。笔画变得更粗更简洁,字形结构也变得更加规整、稳定,为楷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 使用场景:在东汉时期的碑刻、墓志铭等文献中经常可见到这种字体。

造句:

  1. 这件古董瓷器上的书法是典型的分书风格,极具研究价值。
  2. 在学习中国古代书法史的过程中,分书这一阶段不容忽视。
  3. 分书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汉字从古朴向更规范发展的转折点。
  4. 想要深入了解东汉时期的历史文化,可以关注一下当时的分书艺术。
  5. 中国的文字演变非常有趣,从篆书到隶书再到后来的楷书、行书和草书,每一步都见证了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分书作为其中一环,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请注意,“分书”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用词,在书法领域内则特指上述所说的汉代过渡期字体类型。如果有特定的语境或含义,请进一步说明以便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分词解释

fēn,fèn

1 区划开:~开。划~。~野(划分的范围)。~界。~明。条~缕析。~解。2 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发。~忧。~心劳神。3 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会。~行(háng )。4 散,离:~裂。~离。~别。~崩离析。~门别类。5 辨别:区~。~析。6 区划而成的部分:二~之一。7 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春~。秋~。

shū

1 成本的著作:~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信。~札。~简。~函。3 文件:证~。说明~。4 写字或写的字:~法。~写。~桌。~案。~画。5 写文章:大~特~。罄竹难~。6 字体:草~。隶~。楷~。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