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建的拼音、解释、组词
月建的简介:
yuè jiàn
1.指旧历每月所建之辰。古代以北斗七星斗柄的运转作为定季节的标准﹐将十二地支和十二个月份相配﹐用以纪月﹐以通常冬至所在的十一月(夏历)配子﹐称建子之月﹐类推﹐十二月建丑﹑正月建寅﹑二月建卯﹐直到十月建亥﹐如此周而复始。 2.丛辰名。星相术士称阳建之神。正月建寅﹐顺行十二辰﹐又称阳建。术者因月建以定凶吉。
1.指旧历每月所建之辰。古代以北斗七星斗柄的运转作为定季节的标准﹐将十二地支和十二个月份相配﹐用以纪月﹐以通常冬至所在的十一月(夏历)配子﹐称建子之月﹐类推﹐十二月建丑﹑正月建寅﹑二月建卯﹐直到十月建亥﹐如此周而复始。 2.丛辰名。星相术士称阳建之神。正月建寅﹐顺行十二辰﹐又称阳建。术者因月建以定凶吉。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阴历每月所建之辰。古代以北斗七星斗柄的运转作为定季节的标准,将十二地支和十二个月分相配,用以纪月,通常冬至所在的十一月配子,称为「建子之日」。依此类推,十二月建丑、正月建寅、二月建卯,直到十月建亥,如此周而复始。《淮南子.天文》:「大时者,咸池也;小时者,月建也。」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七.象数一》:「若尽理言之,并月建亦须移易。」
《月建》,这个词在古代中国的天文学和历法学中有着特定的含义。它指的是以每个月份的月亮运行来确定月份的顺序,是古代中国制定农历的一种方式。"月建"实际上是每月初一的太阳黄经度数,用来表示每月的所属月份。
详细解释:
- 月建的概念:在古代中国,人们利用天文学知识将每年分为十二个月,每个月根据月亮运行确定月份,即“月建”。每个月份有其特定的月建值。
- 应用:主要用于指导农业生产、节气变化等。通过观察太阳和月亮的位置来预测和规划农业生产周期。
造句:
- 古代中国的农民利用《月建》来安排种植和收获的时间,这体现了他们对自然规律的高度认识。
- 在古代的农书中,详细记录了每个月份的《月建》,以便指导人们耕作。
- 通过观察每月初一太阳的位置,可以确定该月对应的《月建》,进而规划全年农作物的生长周期。
- 每逢农历新年,人们都会回顾上一年各个月份的《月建》,以总结农业生产情况。
- 古代学者根据《月建》制定了精确的历法,指导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活动。
这些例子展示了《月建》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范围。
分词解释
月
yuè
1 月亮;月球。地球的卫星:~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蚀。2 计时单位,公历一年分十二个月。3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刊。~薪。4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饼。~琴。5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子。
建
jiàn
1 立,设置,成立:~立(a.开始成立;b.开始产生,开始形成)。~树(建立功业,或所建立的功业)。~国。~都(dū)。~党。~军。~交。~设。~功立业。2 造,筑:~造。~筑。修~。新~。兴(xīng)~。筹~。3 提出,倡议:~议。~策(出谋献策)。4 指中国福建省:~兰。5 北斗的斗柄所指的方位。斗柄农历每月所指的方位不同,因此“建”亦转指月份(亦称“月建”、“月尽”):大~(农历有三十天的月份,亦称“大尽”)。小~(农历有二十九天的月份,亦称“小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