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指于鼎的拼音、解释、组词

染指于鼎的简介:

rǎn zhǐ yú dǐng
鼎:古代用青铜制成的炊具,多为圆形,三足两耳。把手指伸到鼎里蘸点汤。比喻沾取非分的利益。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语出左传˙宣公四年:及食大夫鼋,召子公而弗与也。子公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出。比喻觊觎非分的利益。

1. 语出《左传.宣公四年》:「及食大夫鼋,召子公而弗与也。子公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出。」比喻觊觎非分的利益。

《染指于鼎》并不是一个标准的历史典故或成语,而可能是一种文学创作或者特定情境下的表达。从字面理解,“染指”通常比喻企图占有不属于自己的东西;“鼎”则是古代的一种重要礼器,在这里可能是象征权力、地位或珍贵之物的代名词。因此,《染指于鼎》可以被解释为试图占有他人不可侵犯的权利或地位,或者是在某种情况下非法获取本不应属于自己的利益的行为。

为了更贴近这一概念,我们可以理解为“企图占据高位或拥有重要的事物”,而并非字面意义上的实际接触古代铜器。

接下来提供五个造句供参考:

  1. 自从他被任命为公司的财务总监后,便一直试图染指于鼎,希望尽快掌管整个公司的财务大权。
  2. 在那个时代,许多野心家都梦想着染指于鼎,以实现自己的统治梦。
  3. 虽然他的提议在董事会中遭到了强烈的反对,但他还是想方设法要染指于鼎,确保自己能成为下一个接任领导的角色。
  4. 作为团队的灵魂人物,他没有让别人轻易地染指于鼎的机会;始终牢牢地守护着自己的领地。
  5. 在商场上,每个人都在努力争取更多的资源和机会,但真正能够染指于鼎者却寥寥无几。

请注意,“染指于鼎”并非正式的成语或典故,在使用时应根据具体语境灵活调整其含义。

分词解释

rǎn

1 把东西放在颜料里使着色:~料。~色。~坊。~缸。印~。2 感受疾病或沾上坏习惯或接触到什么:~病。感~。传~。沾~。一尘不~。

zhǐ

1 手伸出的支体(脚趾亦作“脚指”):手~。巨~(大拇指)。~甲。~纹。~印。屈~可数。2 量词,一个手指的宽度:下了三~雨。3 (手指或物体尖端)对着,向着:~着。~画。~南针。~手画脚。4 点明,告知:~导。~引。~正。~责。~控(指名控告)。~摘。~挥。~日可待。5 直立,竖起:令人发(fà)~(形容极为愤怒)。6 意向针对:~标。~定。7 古同“旨”,意义,目的。

1 介词(➊在,如“生~北京”;➋到,如“荣誉归~老师”;➌对,如“勤~学习”;➍向,如“出~自愿”;➎给,如“问道~盲”;➏自,从,如“取之~民”;➐表比较,如“重~泰山”;➑表被动,如“限~水平”)。2 后缀(➊在形容词后,如“疏~防范”;➋在动词后,如“属~未来)。3 姓。

dǐng

1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铜~。~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镬。2 锅:~罐。~锅。3 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彝。九~。定~。问~。~祚(国运)。4 象征三方并立、互相对峙:~峙。~足之势。5 大:~族。~臣。~力支持。6 正当,正在:~盛(shè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