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服的拼音、解释、组词

法服的简介:

fǎ fú/fù
1.古代根据礼法规定的不同等级的服饰。 2.僧﹑道所穿的法衣。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法制所定的服饰。《孝经.卿大夫章》:「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文选.班固.东都赋》:「盛三雍之上仪,修衮龙之法服。」

2. 架裟,僧侣的法衣。菩萨本业经:「被上法服,当愿众生,服圣表示,敏于道行。」也称为「法衣」。

法服》的解释

法服”一词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专门用于宗教仪式、法律审判或重要场合的传统服饰。它不仅仅是一种服装,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和历史意义。

  1. 宗教用途:在佛教等宗教活动中,法师或僧侣常穿着特定样式和颜色的衣物,以示对佛门清规戒律的遵循。
  2. 法庭司法:古代中国的审判场合中,法官也会穿戴代表其身份地位和职业特征的服装来彰显权威与庄重。
  3. 礼仪活动: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重要典礼或国事活动中,如加冕、祭祀等仪式上所穿着的传统服饰也被称为“法服”。

造句

  1. 用于宗教场合
  2. 这位高僧身穿黄色法服,在佛像前诵经拜忏。

  3. 法庭司法场合

  4. 在庄严的审判庭里,法官身着黑色法袍显得威严庄重。

  5. 历史影视剧中

  6. 《大明王朝》中,明代官员在正式接见外国使臣时穿着华丽的法服,尽显礼仪之邦的文化风貌。

  7. 传统节日庆典

  8. 元宵节的传统灯会上,身着精美法服的舞龙队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

  9. 文化传承活动

  10. 舞台上,几位演员身穿汉代法服表演古代宫廷舞蹈,让观众仿佛穿越回了千年前的盛世景象。

分词解释

1 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办。~典。~官。~规。~律。~令。~定。~场。~理。~纪。~盲。~人(“自然人”的对称。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制。~治。犯~。守~。合~。宪~(国家的根本大法)。政~。奉公守~。逍遥~外。2 处理事物的手段:办~。设~。手~。写~。3 仿效:效~。4 标准,规范,可仿效的:~式。~帖。5 佛家的道理:佛~。~号。~轮。~像。~门。6 道家佛家的所谓拿妖捉怪的技术:~师。~器。~事。7 指“法国”:~文。~式大菜。8 姓。

fú,fù

1 衣裳:~装。制~。2 穿衣裳:~丧。~用(a.指穿衣服、用器物;b.吃药)。3 作,担任:~务。~刑。~兵役。4 顺从:信~。佩~。降(xiáng )~。~辩(旧指认罪书)。~膺(牢记在胸中,衷心信服)。5 习惯,适应:不~水土。6 吃(药):内~。7 乘,用:~牛乘(chéng )马。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