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奏曲的拼音、解释、组词

变奏曲的简介:

biàn zòu qǔ
运用变奏手法谱写的乐曲,如贝多芬的《C小调三十二次变奏曲》。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根据某一主题为蓝本,运用各种不同方法,陆续变化演奏出之乐曲,主题通过变奏后可得到多方面发挥。如贝多芬的C小调三十二次变奏曲。

1. 曲式名、曲种名。是一种乐曲的结构形式与曲种,根据某一主题为蓝本,运用各种不同方法在和声、旋律、对位、节奏上进行变化的乐曲。为英语variations的意译。

变奏曲》这个词主要在音乐领域中使用,指的是一种复调音乐体裁。它指的是基于一个基础主题(称为“主部”或“原形”),通过不同的方式如旋律、节奏、和声等的变化来演奏出一种新的变体,从而形成一系列乐章。这种形式能够充分展示作曲家丰富的创意和对乐器的深刻理解。

详细解释

  1. 结构特性变奏曲通常由多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是基于同一个主题进行变奏。
  2. 变奏方式
  3. 旋律上的变化(如旋律的升高或降低、变形)
  4. 节奏上的变化(如速度的变化、节奏型的不同组合等)
  5. 和声及和弦性质上的变化
  6. 历史背景:这种形式广泛用于巴洛克时期到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创作中,但更常见于室内乐作品、钢琴作品和小提琴协奏曲中。

造句示例

  1. 他的演奏风格充满了变奏曲的魅力,每个音符都仿佛在讲述着一个故事。
  2. 在这首交响乐中,作曲家巧妙地将《变奏曲》的概念融入到每一个章节之中。
  3. 这首钢琴曲就像是在进行一次《变奏曲》的探索之旅,在每一次重复中发现新的可能性。
  4. 他试图通过创作《变奏曲》,来展现不同乐器组合所能带来的无限创意空间。
  5. 在这场音乐会上,观众将有机会听到多部经典的《变奏曲》,感受音乐无穷的魅力。

这些句子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变奏曲”这一概念在实际应用中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希望这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词!

分词解释

biàn

1 性质状态或情形和以前不同;变化;改变:情况~了。~了样。2 变成:沙漠~良田。后进~先进。3 使改变:~废为宝。4 能变化的;已变化的:~数。~态。5 变卖:~产。6 变通:通权达~。7 有重大影响的突然变化:事~。政~。8 指变文:目连~。9 姓。

zòu

1 作乐(yuè ㄩㄝˋ),依照曲调吹弹乐器:演~。~国歌。~鸣曲。2 封建时代臣子对皇帝陈述意见或说明事情:启~。~议。~疏。~折。~本。~对。3 呈现,取得:~效。~功。~捷(取得胜利)。大~奇功。

qū,qǔ

1 弯转,与“直”相对:弯~。~折(zhé)。~笔(①古代史官不按事实、有意掩盖真相的记载;②写文章时故意离题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肱而枕。~尽其妙。2 不公正,不合理:~说。~解(jiě)。委~求全。3 弯曲的地方:河~。4 偏僻的地方:乡~。5 酿酒或制酱时引起发酵的东西:酒~。~霉。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