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事件的拼音、解释、组词

匈牙利事件的简介:

xiōng yá lì shì jiàn
1956年匈牙利发生的政治事件。1956年10月23日,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发生学生和市民示威游行,夜晚发生流血事件。次日,政府改组,纳吉任部长会议主席。后暴乱波及全国各地。纳吉宣布取消一党执政,匈牙利退出华沙条约组织。11月4日,卡达尔等人离开首都,另组工农革命政府。同日,苏联军队进入布达佩斯,纳吉被捕,事件平息。

  • AI解释

《匈牙利事件》,通常指的是1956年匈牙利的一场革命和苏联军队介入的一系列事件。这次事件是冷战期间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中一次重要的政治动荡,标志着在苏联控制下的民族主义与共产主义之间的紧张关系达到了顶点。

详细解释

  • 时间背景:事件发生在1956年10月23日。
  • 起因:匈牙利的不满情绪积聚已久,特别是在工业化进程中的经济不平等、政治高压和文化限制等方面。事件由学生抗议开始,迅速演变为全国性的反苏反共起义。
  • 主要行动:学生、工人和其他市民组织起来进行了示威、罢工和游行。他们要求自由选举、释放囚犯以及与苏联分道扬镳。
  • 外部反应:面对匈牙利国内的动荡,苏联及其盟友采取了强硬措施。苏联派出了大量军队进入匈牙利,镇压起义,恢复秩序。
  • 结果:尽管短暂地实现了部分改革和自由化,但匈牙利事件最终以失败告终。苏联重新控制了匈牙利,并加强了对东欧国家的管理。

造句

  1. “1956年的《匈牙利事件》揭示了在冷战时期中苏关系紧张的另一面。”
  2. “历史学家们一直在探讨1956年《匈牙利事件》中所反映出的民族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矛盾。”
  3. “虽然《匈牙利事件》最终被苏联镇压,但它对东欧其他国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4. “学者们研究《匈牙利事件》,试图从中找到冷战时期权力斗争的一些关键因素。”
  5. “《匈牙利事件》成为了研究20世纪国际关系和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冲突的重要案例之一。”

请注意,《匈牙利事件》指的是1956年的真实历史事件,而非一个虚构的词语或句子。上述造句是基于这一历史事件的意义和影响进行创作的,旨在帮助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该事件的重要性及其在历史研究中的价值。

分词解释

xiōng

1 〔~奴〕中国古代北方的民族。亦称“胡”。2 古同“胸”。

1 齿(古代把大齿称为“牙”,现在“牙”是齿的通称,亦称“牙齿”):~垢。~龈。~碜。~祭。2 像牙齿形状的东西:抽屉~子。3 特指象牙:~雕。4 旧时介绍买卖从中取利的人:~商。~行。5 姓。

1 好处,与“害”“弊”相对:~弊。~害。~益。~令智昏。兴~除弊。2 使顺利、得到好处:~己。~用厚生(充分发挥物的作用,使民众生活优厚富裕起来)。3 与愿望相符合:吉~。顺~。4 刀口快,针尖锐,与“钝”相对:~刃。~刀。~剑。~落。~口巧辩。5 从事生产、交易、货款、储蓄所得超过本钱的收获:~息。~率(lǜ)。一本万~。6 姓。

shì

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情。~件。~业。2 变故:~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端。3 职业:谋~(指找职业)。4 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了。5 办法:光着急也不是~儿,还得另找出路。6 做,治:不~生产。无所~事。7 服侍:~父母。

jiàn

1 量词,用于个体事物:一~事。2 指可以一一计算的事物:零~儿。案~。3 不平常的大事情:事~。4 文书证明之类:文~。来~。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