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令的拼音、解释、组词
时令的简介:
shí líng/lǐng/lìng
1.犹月令。古时按季节制定有关农事的政令。 2.季节。 3.方言。时令病。 4.图书分类目录名。宋以前有关时令的书籍,都入子部农家,但诸书所载,上自国家典制,下至民间风俗,不仅仅限于农事,故《中兴馆阁书目》,另列时令一类。清代修《四库全书》,沿用宋人旧例,仍立时令一目。
1.犹月令。古时按季节制定有关农事的政令。 2.季节。 3.方言。时令病。 4.图书分类目录名。宋以前有关时令的书籍,都入子部农家,但诸书所载,上自国家典制,下至民间风俗,不仅仅限于农事,故《中兴馆阁书目》,另列时令一类。清代修《四库全书》,沿用宋人旧例,仍立时令一目。
- AI解释
词语《时令》详解
时令,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的是特定季节或节气,也泛指某一时期、时节。在古文中,“时令”常用于描述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和相应的农事活动,而在现代语言中,则更多用来表示某一段时间内的天气状况或者特定的节日与传统习俗。
“时令”的用法非常广泛,不仅限于农业和自然环境中的应用,在文学创作、日常对话等场景中也很常见。它常与描述时间变化或季节交替相关联,是表达时序变化的重要词汇之一。
造句
- 春季的时令水果:每当到了春天,新鲜多汁的草莓和樱桃便成为人们餐桌上不可或缺的时令佳品。
- 时令蔬菜上市了:随着夏天的到来,各种应季的瓜果蔬菜纷纷上市,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 把握好时令来调整饮食:根据不同的季节变化来调整个人的饮食习惯,是保持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方式。比如在冬季多吃一些温热的食物,在夏季则以清淡为主。
- 节庆活动与时令习俗相结合:中国的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等)都与特定的时令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庆祝这些节日可以更好地感受和体验不同的自然景观和社会文化。
- 时令变换带来的影响:随着秋季的到来,气温逐渐下降,人们开始穿上长袖衣服,并且更加注重保湿护肤。
分词解释
时
shí
1 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间。~不我与。2 较长的时间:~代。古~。3 泛指一段时间:~光。~令。~分。4 现在的,当前的:当~。~下。~务。~宜。5 常常:~常。学而~习之。6 一年中的一季:~序。四~如春。7 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8 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钟。~差(chā)。9 某一时刻:按~上班。10 不定时,有时候:~而。~阴~晴。11 机会:~机。待~而动。12 姓。
令
líng,lǐng,lìng
1 〔~狐〕a.古地名,在今山西省临猗县一带;b.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