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天化日的拼音、解释、组词

光天化日的简介:

guāng tiān huà rì
光天:最大的天,大白天;化日:生长万物的太阳。原形容太平盛世。后比喻大家看得非常清楚的场合。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光天」,指阳光普照之天。语出《书经.益稷》。「化日」,指承平无事之日。语本汉.王符〈爱日篇〉。「光天化日」指政治清明的太平盛世。后亦用「光天化日」比喻在大白天里,人人都看得清楚的场合。

2. 1、「光天」:《书经.益稷》禹曰:「俞哉,帝!光天之下,至于海隅1>苍生2>,万邦黎献3>,共惟帝臣,惟帝时举4>。敷纳以言5>,明庶以功6>,车服以庸7>。谁敢不让8>,敢不敬应?……」 〔注解〕 (1) 海隅:沿海偏远的地方。隅,音ㄩˊ。 (2) 苍生:比喻百姓。 (3) 黎献:民众中的贤人。黎,众。献,贤。 (4) 时举:随时举用。 (5) 敷纳以言:广征群言,作为采纳人才的依据。敷,遍。 (6) 明庶以功:「庶」与「试」通,《左传.僖公二十七年》引作「明试以功」,谓授以职事而严明考核试用。 (7) 庸:酬谢。 (8) 让:谓让于贤人。 2、「化日」:汉.王符〈爱日篇〉(据《后汉书.卷四九.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王符》引)国之所以为国者,以有民也。民之所以为民者,以有谷也。谷之所以丰殖者,以有民功也。功之所以能建者,以日力也。化国之日舒1>以长,故其民闲暇而力有余;乱国之日促2>以短,故其民困务而力不足。舒长者,非谓羲和安行,乃君明民静而力有余也。促短者,非谓分度损减,乃上暗下乱,力不足也。孔子称:既庶则富之,既富乃教之。是故礼义生于富足,盗窃起于贫穷;富足生于宽暇,贫穷起于无日。圣人深知力者民之本,国之基也,故务省徭役,使之爱日。 〔注解〕 (1) 舒:缓慢。 (2) 促:急迫。

3. 「光天化日」系由「光天」及「化日」二词组合而成。「光天」指阳光普照之天。这个词见于《书经.益稷》:「俞哉,帝!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生,万邦黎献,共惟帝臣,惟帝时举。」禹称赞舜帝的德行如阳光普照天下,从天涯到海角的黎民百姓,万国的众多贤能的人,都是舜帝的臣子,为舜帝所用;这里的「光天之下」本指普天之下。「化日」,指太平盛世。这个词见于《后汉书.卷四九.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王符》里所收录王符《潜夫论.爱日》:「化国之日舒以长,故其民闲暇而力有余;乱国之日促以短,故其民困务而力不足。」意思是说在政治清明、有教化的国家,人民的生活过得安闲舒适,所以有余力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在没有教化的乱国,人民的生活过得紧张急迫,人民忙于劳务而没有足够的力气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这里的「化国」在《潜夫论》中本作「治国」,唐人避高宗李治讳改。后来这两个词语被合成「光天化日」本指政治清明,承平无事的时代。《儒林外史.第一九回》:「广放私债,毒害良民,无所不为。如此恶棍,岂可一刻容留于光天化日之下!」后亦用「光天化日」指在大白天里,人人都看得清楚的场合。如《西游记.第三回》:「果然那厢有座城池,六街三市,万户千门,来来往往,人都在光天化日之下。」

1. 本指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时代。后多用于指大白天里,众目睽睽的情况。【例】光天化日之下任何人是不可以做坏事的。

1. 光天,指帝德如阳光普照之天。化日,乃治日之讹。光天化日指政治清明,承平无事的时代。见清.惠栋《后汉书补注.卷一二.王符传》。《儒林外史》第一九回:「如此恶棍,岂可一刻容留于光天化日之下?」后多用于指在大白天里,众目睽睽的场合。《西游记》第三回:「六街三市,万户千门,来来往往,人都在光天化日之下。」也作「化日光天」。

词语解释

光天化日

  • 定义: 指非常明亮、显眼的日子或时刻,常用来形容在极其明显、公开的情境下。
  • 出处: 这个成语来源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光天"指的是明亮的天空,"化日"指阳光普照的日子。
  • 寓意: 通常用于形容事情发生得极为明显,无法隐藏,或者行为发生在众人面前,公众视野之下。

造句

  1. 他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做了如此不光彩的事情,真是在光天化日之下自取其辱。
  2. 光天化日下,所有人都能看清事实真相,这种谣言很快就会被戳穿。
  3. 尽管犯罪分子企图在光天化日之下实施抢劫,但最终还是没有得逞。
  4. 贪官们总想在光天化日下隐匿自己的腐败行为,但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
  5. 他以为可以在光天化日之下偷窃他人财物而不被发现,结果却被当场抓住。

这些造句旨在帮助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光天化日”这个成语。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guāng

1 太阳、火、电等放射出来耀人眼睛,使人感到明亮,能看见物体的那种东西:阳~。月~。火~。~华(明亮的光辉)。2 荣誉:~临(敬辞,意含宾客来临给主人带来光彩)。~顾。~复。3 使显赫:~大。~宗耀祖。4 景物:春~明媚。5 光滑:~滑。~洁。~泽。6 完了,一点不剩:杀~烧~。吃~用~。7 露着:~膀子。8 单,只:~剩下一口气。9 姓。

tiān

1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空。~际。~罡(北斗星)。~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2 在上面:~头(书页上面的空白)。3 气候:~气。~冷。4 季节,时节:冬~。5 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今~。6 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上。~宫。7 自然界:~堑。~时。~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8 〔~干(gān)〕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两类,天干共十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十干”。9 自然的、生成的:~然。~性。~职(应尽的职责)。~才(①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突出的聪明智慧;②有这种才能的人)。~伦之乐。

huà,huā

1 性质或形态改变:变~。分~。僵~。教(jiào )~。熔~。融~。潜移默~。~干弋为玉帛。。2 佛教、道教徒募集财物:~缘。~斋。3 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丑~。绿~。4 习俗,风气:有伤风~。5 特指“化学”:~工。~纤。~肥。

1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月星辰。~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2 白天,与“夜”相对:~班。3 天,一昼夜:多~不见。今~。~程。4 某一天:纪念~。5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6 时候:春~。往~。7 每天,一天一天地:~记。~益。8 特指“日本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