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信力的拼音、解释、组词

公信力的简介:

gōng xìn lì
使公众信任的力量:提高政府部门的~。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使社会大众信任特定组织、事物等的力量。【例】这份民意调查因抽样不够客观而缺乏公信力。

1. 社会大众对特定组织或事物等的信任程度。如:「这份民意调查因抽样不具代表性而缺乏公信力。」

公信力》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来形容一个组织、机构或个人在社会公众中的可信度和认可度。它指的是该主体因其诚信可靠而被广泛认为值得信赖的程度。公信力通常建立在长期积累的良好信誉之上,反映了一个主体在其专业领域或社会角色中所展现出的责任感、透明性和正直性。

详细解释

  • 来源与构成:从字面上看,“公”即公共的、公开的;“信力”是指信任的力量。合在一起,“公信力”便指在公众心目中的可信度和影响力。
  • 重要性:一个组织或个人的高公信力能够增加其说服力和社会价值,有助于增强与其相关的决策效果、社会合作及支持力度等。
  • 影响因素公信力建设涉及多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信息公开透明程度、服务质量与结果、诚信行为示范作用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等。

造句示例

  1. 这家公司的公信力因为最近的财务丑闻事件而受到了严重影响。
  2. 政府加强与民众沟通,提高公信力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3. 媒体机构必须保持高度的职业道德,维护其在公众心中的良好公信力
  4. 为了重建对品牌的信任,该公司正在采取措施提升消费者对其公信力的信心。
  5. 在这次慈善活动中,志愿者团队的公信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通过这些句子的例子,可以看到“公信力”这个词在实际应用中的多样性和重要性。

分词解释

gōng

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正。~心。大~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理。~式。~海。~制。3 国家,社会,大众:~共。~安(社会整体的治安)。~众。~民。~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开。~报。~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子。~主。6 敬辞,尊称男子:海~。包~。诸~(各位)。7 雄性的:~母。~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外~(外祖父)。9 姓。

xìn,shēn

1 诚实,不欺骗:~用。~守。~物。~货。~誓旦旦。2 不怀疑,认为可靠:~任。~托。~心。~念。3 崇奉:~仰。~徒。4 消息:~息。杳无音~。5 函件:~件。~笺。~鸽。~访。6 随便,放任:~手(随手)。~步(随意走动,散步)。~笔。~意。7 同“ 芯 ”。8 姓。

1 人和动物筋肉的效能:~气。~量。2 一切事物的效能:视~。生产~。控制~。3 物理学上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引起运动加速或形变:~学。作用~。保守~。4 用极大的力量:尽~。~挫。~挽狂澜。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