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衣工人的拼音、解释、组词

缝衣工人的简介:

féng/fèng yī/yì gōng rén
1. 把服装剪裁片缝接在一起的工人。

  • AI解释

缝衣工人》这个词组实际上是指从事服装缝制工作的劳动者。在古代汉语中,这样的词更多是用“裁缝”或者“绣工”来描述,而在现代语境下,“缝衣工人”可以涵盖男性和女性从业者。

详细解释:

  • 职业角色缝衣工人的主要工作是在服装、鞋帽等纺织品上进行修补或缝制加工。他们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裁剪技巧,还需要具备对颜色搭配、款式设计等方面的知识。
  • 技能要求:从事这一职业的人通常需熟练使用各种缝纫机和其他相关工具,并能处理不同材质和类型的面料。此外,对于细节的关注也非常重要,因为缝制工作的精细程度会直接影响到成品的质量。
  • 社会贡献:他们为人们提供定制化服装服务,同时也参与到商品的批量生产中来满足市场需求。

造句示例:

  1. 小明的父亲是一名技术精湛的缝衣工人,他在社区里享有很高的声誉。
  2. 玛丽是缝衣工人的女儿,她自小就对手里的针线活感兴趣。
  3. 在这次捐赠活动中,我们向贫困地区的儿童赠送了许多由专业缝衣工人制作的新衣服。
  4. 李阿姨找到了一份新工作——作为一家服装厂的缝衣工人,每天都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5. 为了赶制一批订单,工厂加班加点地工作,几位经验丰富的缝衣工人们更是连续多日坚守在生产线上。

通过这些造句,可以更直观地理解“缝衣工人”这一职业角色,并感受其在社会生活中的贡献。

分词解释

féng,fèng

1 用针线连缀:~纫。~缀。~制。~补。~连。裁~。

1 人穿在身上用以蔽体的东西:~服。~着(zhuó)。~冠。~架。~锦还(huān)乡。2 披或包在物体外面的东西:炮~。糖~。肠~。3 姓。

gōng

1 个人不占有生产资料,依靠工资收入为生的劳动者:~人。~人阶级。~农联盟。2 制造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产事业:~业。~业革命。3 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作。~厂。竣~。4 工作量:记~。这个工程需要三十个~。5 技术和技术修养:唱~儿。~夫(a.本领,造诣,亦作“功夫”;b.时间)。~力。6 细致,精巧:~巧。~整。~笔(中国画技法,用笔工整,注重细部的描绘)。7 〔~尺(chǐ)〕中国古代一种记谱符号体系,有十个字: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相当于简谱的5671234567。“工”相当于“3”。8 善于,长于:~书善画。~于心计。

rén

1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类。2 别人,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热诚。3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文如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