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台的拼音、解释、组词

圆台的简介:

yuán tái/tāi
以直角梯形的直角腰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各边旋转一周而形成的几何体。旋转轴称为圆台的轴,在轴上的此边的长度称为圆台的高,垂直于轴的边旋转而成的圆面分别称为圆台的上底面和下底面,不垂直于轴的边旋转而成的曲面称为圆台的侧面。无论旋转到什么位置,此边都称为圆台的母线。底面半径分别为r′、r,母线为l,高为h的圆台的侧面积为s=π(r+r′)l,体积为v=[sx(]1[]3[sx)]πh(r^2+rr′+r′^2)。

  • AI解释

圆台》在几何学中指的是一个上底和下底都是圆形,但大小不同的立体图形。它也可以称为棱台的一种特殊情况,当两个平行平面切割柱体或锥体时,所形成的具有两个不同半径的圆形截面的形体。

解释:

  • 形状圆台上部是一个小圆,底部是一个较大的圆。
  • 侧面:侧面是由一系列梯形组成的曲面(实际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视为椭圆弧面)。
  • 高度:从一个底面到另一个底面的距离称为高。
  • 性质圆台的侧面积由所有侧面梯形面积之和组成,总体积可以通过计算两个圆锥体积差来找到。

造句:

  1. 圆台上半部分是小学生的练习本封面设计成的,下半部分则是老师们的签字区域。
  2. 在制作巧克力时,为了增加口感层次感,商家会在内部填充一个圆台形状的心形夹心。
  3. 他用一块橡皮泥捏成了一个圆台形状的小山丘模型,在模型上添加了一些小树木和花朵。
  4. 圆台上半部分被设计成圆形的按钮区,下半部分则作为触摸屏操作区域,适合不同手型的人使用。
  5. 在设计一款新型饮料瓶时,工程师选择了圆台形的设计来减少材料成本同时增加握持舒适度。

这些例子展示了“圆台”在日常生活中可能的应用场景。

分词解释

yuán

1 从中心点到周边任何一点的距离都相等的形:~形。~圈。~周。~锥。~柱。2 完备,周全:~满。~全。3 使之周全:自~其说。~谎。~场。4 占梦以决吉凶:~梦。5 宛转,滑利:~滑。~润。6 运转无碍:~熟。~通。7 货币单位。亦作“元”。8 姓。

tái,tāi

1 高平的建筑物:亭~楼阁。2 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井~。窗~。灯~。3 量词:一~戏。4 台湾省的简称:~胞。~币。5 姓。6 桌子、案子:写字~。7 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猛烈的风暴,称“台风”。8 〔三台〕星名,古代用来比喻三公。9 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鉴。~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