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地成文的拼音、解释、组词
唾地成文的简介:
tuò dì chéng wén
形容文思敏捷。
形容文思敏捷。
- AI解释
词语“唾地成文”在古代汉语中并没有直接对应的意思,但可以理解为一种比喻的说法。根据其字面意思和历史背景,我们可以推断,“唾地成文”可能是一种描述古人以唾液代替墨水,在地上书写或绘画的场景。这种说法常用来形容那些没有纸笔、只能在地上或者墙上临时书写的情景。然而,更准确的理解应该是“指古代一些学者、艺术家在缺乏正式工具的情况下,仍能发挥他们的才华和创造力”。
由于这个词组并不是一个标准的历史典故或是成语,因此它没有固定的故事或历史背景与之关联。不过我们可以结合其含义进行创造性的解释,并提供相关的造句。
造句:
-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许多文人只能在泥土上用唾液蘸着颜料写字作画,这就是所谓的“唾地成文”。
- 虽然家中的纸张都被保存下来用于重要事务,但李教授却时常选择“唾地成文”,以灵感之笔直接将想法落在了教室地板上。
- 张大爷是民间的一位高手,他擅长用各种自然材料作画,“唾地成文”是他最独特的一门技艺之一。
- 为了纪念那段艰苦的日子,村里的老人们会讲述“唾地成文”的故事,以此提醒年轻一代珍惜眼前的生活条件。
- 虽然现在我们有了先进的科技和便利的工具,但“唾地成文”的精神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请注意,“唾地成文”这一说法在古代文献中并不常见,以上造句是为了帮助理解其可能含义而作的创造性描述。实际使用时可能会根据具体语境进行适当的调整。
分词解释
唾
tuò
1 口腔里的消化液:~液。~涎。~沫。2 啐,从嘴里吐出来:~弃(吐唾沫表示轻视、鄙弃)。~骂。~手可得。~面自干。
地
dì,de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心说。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质。~壳。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下。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田~。~政。~主。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区。此~。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板。~毯。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点。目的~。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以处。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境~。心~。10 底子:质~。
成
chéng
1 做好,做完:~功。完~。~就。~事。~交。~立。~婚。~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人之美。玉~其事。2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形。~性。~人。自学~才。蔚然~风。3 变为:长~。变~。4 可以,能行:~,就这么办。5 称赞人能力强:他办事麻利,真~。6 够,达到一定数量:~年累(lěi )月。7 已定的,定形的:~规。~俗。~见。~例。~竹在胸。8 十分之一:增产三~。9 平定,讲和:“会于稷,以~宋乱”。10 姓。
文
wén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2 刺画花纹:~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7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9 温和:~火。~静。~雅。10 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科。13 掩饰:~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1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