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颜敢谏的拼音、解释、组词

犯颜敢谏的简介:

fàn yán gǎn jiàn
犯颜:冒犯君主或尊长的颜面;谏:以直言规劝。指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而极力规劝。

  • AI解释

犯颜敢谏》的详细解释

【释义】 "犯颜敢谏"是一个成语,源自中国古代的历史故事。它的字面意思是“冒犯皇帝的威严而敢于劝谏”。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忠臣或正直的人即使冒着触怒上司、甚至可能因此遭致不利的风险,仍然能够坚持原则,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出处】 此成语出自唐代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守之难乎?昔虞舜有天下,巍巍焉,犹曰:‘予将无才’;夏后氏、商汤、周武王,有臣亿万,资其力,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这里的“犯颜”指冒犯皇帝的尊严,“敢谏”则指的是敢于进谏。

【寓意】 这个成语强调了忠诚、正直和勇敢的精神品质,鼓励人们在面对错误或不当行为时勇于站出来,提出自己的意见。它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对于臣子应有责任担当的认识。

造句

  1. 作为公司的高级管理者,他始终秉持着“犯颜敢谏”的精神,在管理层的决策上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建议。
  2.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臣子因“犯颜敢谏”而被后世传为佳话,比如魏征、房玄龄等。
  3. 虽然他知道这种意见可能会让他暂时失去某些朋友和同事的支持,但他仍然坚持着“犯颜敢谏”的原则,提出了一些改革的建议。
  4. 在处理国家大事时,他总是能够秉持着“犯颜敢谏”的精神,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考虑个人得失。
  5. 作为项目经理,他一直强调团队内部应该鼓励成员勇敢地表达不同意见,形成一种“犯颜敢谏”的企业文化氛围。

通过以上解释和造句,希望您能更全面理解"犯颜敢谏"这一成语的含义及其用法。

分词解释

fàn

1 抵触,违反:~规。~法。~罪。~颜(旧时指冒犯君王或尊长的威严)。~讳。2 违反法律的人,有罪的人:~人。罪~。3 侵害,进攻:侵~。秋毫无~。4 触发,发作:~病。~愁。~疑。5 做错事情:~错误。

yán

1 面容,脸色,脸面:容~。开~。~面。~色。笑逐~开。鹤发童~。2 色彩:~料。五~六色。3 姓。

gǎn

1 有勇气,有胆量:勇~。果~。~闯。~死队。~作~为。~怒而不~言。2 谦辞,“不敢”的简称,冒昧的意思:~问。~请。~烦。3 方言,莫非:~许。~怕。~是哥哥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