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名的拼音、解释、组词

科名的简介:

kē míng
1.科举考试制度所设的类别名目。 2.科举功名。

  • AI解释

科名》详解

科名科名”一词,在古代中国,主要指的是通过科举考试获得的官职名称或学位称号。具体而言:

  1. 科举制度:科举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之一,始于隋朝,到清朝结束。考生通过一系列考试(如乡试、会试等),根据成绩高低可以被授予不同的名次和头衔。

  2. 科名的具体含义

  3. 在科举考试中,达到一定等级或成绩的考生会被授予相应的官职或学位名称。
  4. 科名”也泛指通过这些考试获得的社会地位、荣誉等。

  5. 历史背景与重要性:在中国古代社会,取得“科名”的身份不仅意味着个人智慧和能力的认可,更直接关系到仕途发展和社会地位的提升。因此,“科名”一直被视为极为重要的成就之一。

例句

  1. 清代文人李生自幼立志参加科举考试,希望一朝高中获得科名,以此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2. 在那个时代,取得科名不仅仅是个人才能的表现,更是一种荣誉和社会地位的象征。
  3. 多年寒窗苦读之后,小明终于在会试中夺魁,获得了“进士”的科名
  4. 唐代的科举制度非常完善,许多官员都是通过科举考试取得科名后入朝为官。
  5. 为了争取更好的仕途,张三不惜花费重金求名师指点,期望能够在下一次科考中获得更高的科名

这些例句从不同角度描绘了“科名”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对个人命运的影响。

分词解释

1 动植物的分类单位:狮子属于猫~。槐树是豆~。2 机关内部组织的划分:~室。财务~。3 学术或专业的类别:~目。学~。文~。外~。4 古代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举。~甲。~第。登~。5 判定(刑罚):~处(chù)。~罚。6 古典戏剧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动作时的用语:笑~。~白。7 古同“棵”。

míng

1 人或事物的称谓:~字。~氏。~姓。~义。~分(fèn )。~堂。~落孙山。~存实亡。2 起名字:“秦氏有好女,自~为罗敷”。3 做某事时用来作依据的称号:这些人以“办学”为~,行骗钱之实。4 叫出,说出:不可~状。5 声誉:~誉。~声。~优(a.出名的,优良的;b.名伶)。~噪一时。~过其实。6 有声誉的,大家都知道的:~人。~士。~师。~将(jiàng )。~医。~著。~流。~言。~胜。~剧。7 占有:不~一文。8 量词,用于人:三~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