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工民主党的拼音、解释、组词
中国农工民主党的简介:
zhōnɡ ɡuó nónɡ ɡōnɡ mín zhǔ dǎnɡ
简称“农工党”。中国的民主党派之一。1930年在上海成立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1935年改名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1941年参加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947年改现名。主要由医药卫生界和文教界的知识分子组成。参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参政党之一。
简称“农工党”。中国的民主党派之一。1930年在上海成立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1935年改名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1941年参加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947年改现名。主要由医药卫生界和文教界的知识分子组成。参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参政党之一。
- AI解释
《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是中国八个民主党派之一,成立于1930年。它是由从事医药卫生、教育文化等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自愿组成的社会政治联盟。主要成员包括医学界、药学界、科技教育界的专家学者以及一些经济和企业管理干部。
详细解释
- 成立背景:农工党最初是在国民党内由部分民主人士发起,以反对独裁统治、推动民主建设为宗旨的政治团体。
- 组织结构与职能:作为一个民主党派,它遵循宪法和法律,通过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等方式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和社会治理。成员广泛分布在医疗卫生、医药卫生教育等领域,发挥专业优势,积极贡献社会智慧。
- 政治主张:农工党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多党合作制度,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履行参政党职责。
造句
- 张教授是农工民主党党员,他利用业余时间参与社区健康讲座活动。
- 在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作为农工民主党的一员,李医生表现得非常积极。
- 谢主任在农工党内部会议上提出关于完善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议。
- 王会长是一位资深的农工民主党成员,在医药卫生领域享有很高声望。
- 杨教授是农工民主党党员之一,他的研究成果对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就是《中国农工民主党》的相关解释以及五个造句的例子。
分词解释
中
zhōng,zhòng
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心。当(dàng)~。~原。~华。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房~。~饱。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辍(中途停止进行)。~等。~流砥柱。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5 特指“中国”:~式。~文。6 适于,合于:~看。
国
guó
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家。~土。~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号。~度(指国家)。~策。~情。~法。~力。~防。~威。~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格。~魂。~是(国家大计,如“共商~是”)。2 特指中国的:~产。~货。~粹。~乐(yuè ㄩㄝˋ)。~药。3 姓。
农
nóng
1 种庄稼,属于种庄稼的:务~。~业。~田。~产。~垦。~家。~忙。~民。~妇。~奴。2 种庄稼的人:贫~。菜~。谷贱伤~。3 姓。
工
gōng
1 个人不占有生产资料,依靠工资收入为生的劳动者:~人。~人阶级。~农联盟。2 制造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产事业:~业。~业革命。3 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作。~厂。竣~。4 工作量:记~。这个工程需要三十个~。5 技术和技术修养:唱~儿。~夫(a.本领,造诣,亦作“功夫”;b.时间)。~力。6 细致,精巧:~巧。~整。~笔(中国画技法,用笔工整,注重细部的描绘)。7 〔~尺(chǐ)〕中国古代一种记谱符号体系,有十个字: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相当于简谱的5671234567。“工”相当于“3”。8 善于,长于:~书善画。~于心计。
民
mín
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主。~国。~法。公~(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居~。~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间。~歌。~谚。~风。~情。4 某族的人:汉~。回~。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渔~。6 非军事的:~品。~航。7 同“苠”。
党
dǎng
1 为了政治目的结合起来的团体:~派。~团。~委。~员。~章。~阀。~风。~纪。2 意见相合的人或由私人利害关系结成的团体:~羽。朋~。死~。3 指亲族:父~。母~。妻~。4 古代地方组织,以五百家为一党。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