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辟的拼音、解释、组词

令辟的简介:

líng/lǐng/lìng bì/pì
1.贤明的帝王。

  • AI解释

《令辟》这个词并非标准或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令旨”或“辟举”的误写或者是某些特定语境中的术语。因此,为了准确回答您的问题,请允许我根据最接近的概念来解释和提供例句。

  1. “令旨”:指皇帝下达的命令、指示。
  2. “辟举”:指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方式,由上级官府(如州郡)荐举人才给中央。

详细解释

  • 令旨:出自古代中国,指的是君主或有权势者直接发布的命令或指示。通常用于重要的政务决策或特赦行为。

  • 辟举:是中国历史上一种选官制度,由地方长官根据才德向朝廷推荐人才,经考核合格后任命为官。

造句

  1. 唐朝皇帝经常通过令旨来处理一些紧急事务。
  2. 在古代,许多著名学者都是经过州郡长官的辟举进入中央担任重要职务。
  3. 为了表彰其贡献,皇帝亲自发布了令旨赦免他的罪行。
  4. 地方官员们常常根据朝廷的令旨进行治理和管理。
  5. 他因为才学出众,在地方上的表现得到了上级的高度认可,并被推荐通过辟举制度进入中央政府任职。

分词解释

líng,lǐng,lìng

1 〔~狐〕a.古地名,在今山西省临猗县一带;b.复姓。

bì,pì

1 君主:复~。2 指君主招来,授予官职:~召。~引。~书。~除(征召推举授官)。~举。3 古同“避”,躲,设法躲开。4 古同“睥”,睥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