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轨制的拼音、解释、组词

双轨制的简介:

shuāng guǐ zhì
指两种不同体制并行的制度:某些物资实行国家定价和市场调节的一。

  • AI解释

词语:双轨制

释义

双轨制”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存在两种并行不悖但又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互补性的制度、体系或机制。这种体制通常表现为两种不同的运行模式共存于同一领域,它们之间可能存在差异甚至矛盾,但各自都拥有一定的市场或政策空间。

常见应用领域:

  1. 教育系统: 在某些国家或地区,可能同时存在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的双轨教育体系。
  2. 医疗保障: 一部分人群享受公费医疗,另一部分通过商业保险进行医疗保险。
  3. 住房制度: 公有房与商品房并存的居住安排模式。

造句示例:

  1. 由于中国长期以来实行城乡双轨制,在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方面,农村地区常常处于明显劣势地位。
  2. 新政府上台后表示将逐步取消铁路运输的双轨制,以实现交通一体化发展。
  3. 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出现了所谓的“国营经济与集体经济”的双轨运行模式。
  4. 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很多企业开始探索如何在保持核心业务稳定的同时引入双轨经营策略来提升竞争力。
  5. 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导致了城乡教育水平差距较大的现象,在这方面可以借鉴一些国家和地区实行的双轨制教育资源配置方案。

分词解释

shuāng

1 两个,一对:一~鞋。~杠。~重(chǒng )。~方。~管齐下。~豆塞聪(耳被堵塞,一无所闻)。~瞳剪水(形容眼珠的清澈)。智勇~全。盖世无~。2 偶,与“单”相对:~数。~号。3 加倍的:~料。~份。4 姓。

guǐ

1 车子两轮之间的距离,其宽度为古制八尺,后引申为车辙。2 一定的路线:~迹。~辙(车轮行过留下来的痕迹,喻已往有人走过的道路或做过的事情)。3 应遵循的规则:~度(dù)(法度)。~范(规范,楷模)。步入正~。

zhì

1 规定:因地~宜。~定。~式。~宪。2 限定,约束,管束:~止。~裁。专~。~约。抵~。节~。~动。~海权。3 法规,制度:民主集中~。公有~。4 造,作:~造。~做。~品。~图。~革。~版。如法炮(páo )~。5 依照规定的标准做的:~钱(中国明、清两代称本朝的铜钱)。~服。6 古代帝王的命令:~诰。7 古代父母死亡守丧;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