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胡的拼音、解释、组词

卢胡的简介:

lú hú
1.谓笑声发于喉间。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拟声词。形容在喉间的笑声。《后汉书.卷四八.应奉传》:「夫睹之者掩口卢胡而笑,斯文之族,无乃类旃。」

在现代汉语中,“卢胡”并不是一个常用的词组,它通常不会出现在正式的书面语或标准词汇之中。不过,在一些特定的文化背景或者方言中,可能会有相关的含义或用法。如果是在古代文献、典籍或是某些地方戏曲、民间故事中提到“卢胡”,那么它的意思可能需要具体分析。

详细解释

由于“卢胡”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并不普遍,因此很难给出一个准确且广泛认可的定义。若是在古文中,“卢胡”的含义可能更丰富一些。一种猜测是,“卢”可能是某个地名、人名或者特定事物的名字的一部分;而“胡”,在古代常常用来指代北方游牧民族或外来的人群。但具体到“卢胡”,没有具体的解释说明,因此很难断定其确切意义。

造句

  1. 在那个古老的故事里,主角遇到了一个名叫“卢胡”的神秘女子。
  2. 老李说他年轻时曾去了一趟远方的“卢胡”古镇。
  3. 那个地方传说中住着一位能听懂动物语言的“卢胡”,但没有人见过她。
  4. 史书中提到,当年有位著名的将领被封为“卢胡侯”。
  5. 有个民间故事讲的是一个名叫“卢胡”的小村庄,里面藏着许多未解之谜。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句子是基于对“卢胡”可能含义的假设性描述所编写的,并不代表任何真实存在的概念或地方。如果你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遇到了这个词组,请提供更多相关信息以便给出更准确的答案。

分词解释

1 饭器。2 黑色:“~弓一,~矢百”。3 同“ 垆 ”,酒家安放盛酒器的土墩子。4 姓。

1 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人。~服。~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2 泛指外国或外族的:~椒。~瓜(黄瓜)。~琴。~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3 乱,无道理:~来。~闹。~吹。~言乱语。4 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不归?“~取禾三百廛兮?”5 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须。6 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狼跋其~。”7 巷、小街道称“胡同(tòng)”(用作巷名时,“同”读轻声不儿化)。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