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若的拼音、解释、组词

兰若的简介:

lán ruò
寺庙。[梵ranyakah阿兰若:树林,寂静处]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寺院或空净闲静的地方。梵语「阿兰若」的略称。唐.杜甫〈谒真谛寺襌师〉诗:「兰若山高处,烟霞嶂几重。」《聊斋志异.卷一.画壁》:「偶涉一兰若,殿宇襌舍,俱不甚弘敞。」

兰若》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兰”指的是兰花,象征着高洁、清雅;而“若”通常指寺庙或庵堂。所以,“兰若”一般用来特指位于幽静之处的小型佛寺或道观,常带有隐逸、超凡脱俗之意。

【详细解释】 1. 历史背景:“兰若”这个词汇最早出现在古代佛教文献中,原本是梵语中的“Vihara”的音译。在中国传统文学与文化中,“兰若”多用来描绘远离尘嚣、清幽静谧的修行场所。 2. 象征意义:在传统文化里,兰花因其高洁雅致而深受喜爱,故以兰花来修饰寺庙,寓意其清修之地同样具备了不染世尘的美好品质。因此,“兰若”的命名不仅体现了对环境的选择,更传递出一种精神追求——向往纯净、超然的生活状态。 3. 文学价值:在古典诗词中,“兰若”常被用作意象,借以表达诗人对于宁静、超脱之境的向往之情。

【造句示例】 1. 他常常独自一人前往那座藏于深山之中的兰若,寻找心灵上的慰藉。 2. 那座古朴雅致的兰若坐落在幽谷之中,仿佛与世隔绝般宁静祥和。 3. 秋风拂过,寺庙旁的兰花随风摇曳,增添了几分“兰若”独有的韵味。 4. 千年来,无数文人墨客慕名而至,只为在这座著名的兰若中寻求一份内心的平和。 5. 夕阳西下,晚霞映照在那间简朴却充满禅意的兰若之上,使得整个空间显得更为幽静神秘。

分词解释

lán

1 指“兰草”和“兰花”:~艾(“兰花”和“艾草”,喻君子和小人)。~谱(结拜盟兄弟时互相交换的帖子,上写各自家族的谱系。兰有香味,喻情投意合)。~摧玉折(喻贤人夭折,后多用来哀悼人不幸早死)。2 古书上指“木兰”。3 古同“栏”,家畜圈(juàn )。4 古同“斓”,斑斓。5 姓。

ruò,rě

1 如果,假如:~果。倘~。假~。天~有情天亦老。2 如,像:年相~。安之~素。旁~无人。置~罔闻。门庭~市。3 你,汝:~辈。“更~役,复~赋,则何如?”4 约计:~干(gān )。~许。5 此,如此:“以~所为,求~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6 顺从:“曾孙是~。”7 指“海若”(古代神话中的海神):“望洋向~而叹。”8 指“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9 指“杜若”(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沐兰泽,含~芳”。~英(“杜若”的花)。10 文言句首助词,常与“夫”合用:“~夫阴雨霏霏,连月不开。”11 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表示事物的状态:“桑之未落,其叶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