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颠倒的拼音、解释、组词
是非颠倒的简介:
shì fēi diān dǎo
是:对;非:错。把错的说成对的,对的说成错的。把是非弄颠倒了。
是:对;非:错。把错的说成对的,对的说成错的。把是非弄颠倒了。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将对说成错,错说成对,歪曲事实。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六:阳世全凭一张纸,是非颠倒多因此。老残游记˙第九回:然则桀纣之为君是,而桀纣之民全非了,岂不是是非颠倒吗?亦作颠倒黑白、颠倒是非。
1. 将对说成错,错说成对,歪曲事实。《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六:「阳世全凭一张纸,是非颠倒多因此。」《老残游记》第九回:「然则桀纣之为君是,而桀纣之民全非了,岂不是是非颠倒吗?」也作「颠倒黑白」、「颠倒是非」。
《是非颠倒》是一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混淆了正确的判断或原则,将错误的事情当作正确的事来处理,或者在判断事物时完全违背常理。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对是非、对错的判断出现了严重偏差。
解释
- 是:正确的、正当的。
- 非:错误的、不正当的。
- 颠倒:指将本来应该对立的概念或事物的位置互换,即完全反向或误解了其本意。
使用这个成语时,通常表达的是某种判断上的混乱或者错误的方向性判断问题。它也可以用来批评某些人对于正确与否的认识模糊不清,甚至是故意混淆视听的行为。
造句
- 在这次辩论中,有些人试图通过颠倒黑白来影响公众的看法。
- 这位领导者的决策常常让人觉得是非颠倒,导致了团队的混乱和效率低下。
- 看来在这场官司中双方都存在是非颠倒的问题,需要第三方来进行公正裁决。
- 一些商家为了促销会故意扭曲事实,进行是非颠倒的行为,误导消费者做出错误的选择。
- 这个案例中的证据被法官认为是非颠倒的,最终导致了错误判决。
这些句子展示了成语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突出了它在表达判断失误或者信息误导时的重要性。
分词解释
是
shì
1 表示解释或分类:他~工人。《阿Q正传》的作者~鲁迅。2 表示存在:满身~汗。3 表示承认所说的,再转入正意,含有“虽然”的意思:诗~好诗,就是太长了。4 表示适合:来的~时候。5 表示任何:凡~。~活儿他都肯干。6 用于问句:他~走了吗?7 加重语气,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天气~冷。8 对,合理,与“非”相对:~非。他说的~。实事求~。9 认为对:~古非今。各行其~。深~其言。10 表示应承或同意(单说一个“是”字):~,我就去。11 这,此:~日。~可忍,孰不可忍。比比皆~。12 助词,把行为对象提前表示只这样做:惟你~问。惟利~图。13 姓。
非
fēi
1 不,不是:~凡。~法。~分(fèn )。~礼。~但。~同小可。啼笑皆~。2 不对,过失:痛改前~。文过饰~。习~成是(对于某些错的事情习惯了,反认为是对的)。3 与“不”呼应,表示必须(有时后面没有“不”字):我~看这本书。4 责怪,反对:~难(nàn )。~议。无可厚~。5 指“阿非利加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南部。简称“非洲”):东~。西~。
颠
diān
1 头顶:华~。2 最高最初的部分:~末(本末)。山~。3 倾倒,跌:~沛。~倒(dǎo )。~踬。~覆。~扑不破。4 上下跳动:~簸。5 同“ 癫 ”,精神错乱。
倒
dǎo,dào
1 竖立的东西躺下来:摔~。墙~了。~塌。~台。打~。卧~。2 对调,转移,更换,改换:~手。~换。~车。~卖。~仓。~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