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水的拼音、解释、组词
曲水的简介:
qū/qǔ shuǐ
1.古代风俗,于农历三月上巳日(上旬的巳日,魏晋以后始固定为三月三日)就水滨宴饮,认为可祓除不祥,后人因引水环曲成渠,流觞取饮,相与为乐,称为曲水。
1.古代风俗,于农历三月上巳日(上旬的巳日,魏晋以后始固定为三月三日)就水滨宴饮,认为可祓除不祥,后人因引水环曲成渠,流觞取饮,相与为乐,称为曲水。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曲折的流水。如:「山谷间有曲水环绕。」
2. 古代修禊盛会,会者引水环曲成渠,流觞畅饮,称为「曲水」。参见「流觞曲水」条。唐.元稹〈代曲江老人百韵〉:「曲水闲销日,倡楼醉度旬。」
《曲水》是一个词组,主要来源于中国古代的一种文人雅集活动,也指这种活动中所流经的弯曲的水流。"曲水"之名往往与"流觞"或"曲水流觞"联系在一起,后者是中国古代文人骚客在春天举行的一种习俗活动,即人们沿着环形水渠,将酒杯置于水面顺流而下,杯停于某人面前时,此人须饮酒作诗。若未能即时作诗,则需接受罚酒。
详细解释:
- 曲水之名的由来与意义:
- 中国古代文人雅士喜欢在春天举行聚会活动,选择一个水流弯曲、景色优美的地方作为背景,以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这种活动不仅增添了赏心悦目的自然之美,也成为了文人们交流情感、吟诗作赋的一个平台。
-
"曲水"一词中的"曲"指的是水流形态的蜿蜒曲折,而"水"自然是流动的水源,整体表达的就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或河流。这种形式不仅增加了活动的乐趣,更象征了自然之美的灵动与变化。
-
曲水流觞的文化意义:
- "曲水流觞"这一传统习俗不仅是对大自然美景的一种享受,更是文人之间互相切磋、交流思想的平台。
- 它体现了古人对于精神生活和审美情趣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中士大夫阶层的生活方式与文化品位。
造句:
- 春风送暖之时,他们相约在蜿蜒曲折的曲水边,举行了一次流觞活动。
- 这条曲水流淌不息,见证了无数文人雅客在这里留下的一段段佳话。
- 在那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我们在一片柳絮飞舞之中,畅游于那条悠悠的曲水之上。
- 为了配合这次聚会的主题,他们特意布置了一个名为"曲水觅诗"的游戏环节。
- 而今,当人们再次来到这里,仿佛可以听到当年文人墨客欢声笑语回荡在曲水流觞之间。
分词解释
曲
qū,qǔ
1 弯转,与“直”相对:弯~。~折(zhé)。~笔(①古代史官不按事实、有意掩盖真相的记载;②写文章时故意离题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肱而枕。~尽其妙。2 不公正,不合理:~说。~解(jiě)。委~求全。3 弯曲的地方:河~。4 偏僻的地方:乡~。5 酿酒或制酱时引起发酵的东西:酒~。~霉。6 姓。
水
shuǐ
1 一种无色、无臭、透明的液体:~稻。~滴石穿。~泄不通。2 河流:汉~。湘~。3 江河湖海的通称。~库。~利。~到渠成(喻条件成熟,事情就会顺利完成)。~可载舟。跋山涉~。依山傍~。4 液汁:~笔。墨~。5 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外~。肥~。6 指洗的次数:这衣服洗过两~了。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