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科的拼音、解释、组词

发科的简介:

fā/fà kē
1.指传统剧演出中角色所作的滑稽动作和表情。 2.谓开始某种行动。 3.科举考试应试得中。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在戏剧表演中,装出某种情态以引起观众注意。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一二.连枝秀》:「发科打诨,不离机锋。」元.岳伯川《铁拐李》第四折:「(正末做劝跌倒科云)张千,我须有些腐。(张千发科云)你可不早说与我!」

2. 做出某种动作,或特指装出一些使人发笑的姿态。《水浒传》第二一回:「老娘一双眼却似瑠璃葫芦儿一般。却才见押司努嘴过来,叫你发科。」《红楼梦》第五三回:「那文豹便发科诨道:『你赌气去了……待我骑了这马,赶进去讨些果子吃是要紧的。』说毕,引的贾母等都笑了。」

3. 考中科举考试。《初刻拍案惊奇》卷一:「生来有福分的,随他文学低浅,也会发科发甲。」

实际上,“发科”并不是一个标准汉语词汇,可能是一个误写或特定领域的术语。根据上下文推断,可能是“化肥”、“发髻”或其他含义的误解。“化肥”是指用于提高作物产量、提供营养元素的一类化学制品;“发髻”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发型样式,在现代也指将头发束起固定在头顶的发式。

若按照这两个解释,我为这两个词各提供一个详细的解释,并给出五个句子以供参考:

化肥

化肥是指在农业生产中用于提高作物产量、促进植物生长的各种化学制品。它包括氮肥(如尿素)、磷肥(如过磷酸钙)和钾肥(如氯化钾),以及其他微量元素肥料等。

造句:

  1.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合理使用化肥是增加粮食产量的重要手段。
  2. 高产高效的种植技术离不开科学施肥、合理使用化肥的支持。
  3. 农业科研团队正致力于开发新型高效低残留的环保型化肥。
  4. 化肥在促进农作物生长的同时也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5. 小农户通过合作社集中采购优质化肥,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量。

发髻

发髻是指将头发束起并固定在头顶的一种发型样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发髻不仅是一种美的表现形式,还承载着身份地位、年龄性别等多方面的象征意义。

造句:

  1. 古装剧里,女子梳妆打扮时总会特意将长发挽成精致的发髻。
  2. 每到重要节日或庆典场合,她都会精心地把头发盘成高雅的发髻造型。
  3. 在古代宫廷中,宫女们的发型多数都是以发髻为主。
  4. 传统中国女性在婚礼上会梳出双喜字形的发髻来象征幸福美满。
  5. 大型晚会上,模特们展示的不同风格的发髻成为了整场秀的一大亮点。

如需进一步解释其他可能含义或具体应用场景,请提供更多信息。

分词解释

fā,fà

1 交付,送出:分~。~放。~行(批发)。2 放,射:~射。百~百中。焕~。3 表达,阐述:~表。~凡(陈述某一学科或一本书的要旨)。阐~。4 散开,分散:~散。5 开展,张大,扩大:~展。~扬。6 打开,揭露:~现。~掘。7 产生,出现:~生。~愤。奋~。8 食物因发酵或水浸而膨涨:~面。9 显现,显出:~病。~抖。~憷。10 开始动作:~动。11 引起,开启:启~。~人深省。12 公布,宣布:~布。~号施令。13 量词,用于枪弹、炮弹。

1 动植物的分类单位:狮子属于猫~。槐树是豆~。2 机关内部组织的划分:~室。财务~。3 学术或专业的类别:~目。学~。文~。外~。4 古代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举。~甲。~第。登~。5 判定(刑罚):~处(chù)。~罚。6 古典戏剧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动作时的用语:笑~。~白。7 古同“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