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谕使的拼音、解释、组词

宣谕使的简介:

xuān yù shǐ
1.官名。宋置。专掌奉使宣谕朝廷旨意,事毕即去职。绍兴后以宣谕使负责招抚,或按察官吏,或节制军马,职权渐重。参阅《宋史.职官志七》。

  • AI解释

宣谕使》是中国古代官职的一种,主要职责是传达皇帝或上级的重要命令、诏书或其他重要信息。宣谕使在历史上的任务不仅仅是传递信息,还常常被赋予一定的监督和管理职能,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地传达给接收方,并且执行这些信息所指示的任务。

详细解释

  1. 宣谕:原意为公开宣告或解释。在这个语境中,“宣”是发布、宣告的意思;“谕”则是说明、告晓之意。
  2. 使:指派出进行特定任务的人,具有使者、代表的含义。宣谕使即被派遣去执行宣传和传达特定内容的任务。

造句

  1. 历史书上记载,在唐玄宗时期,为了平息边疆地区的叛乱,曾特别任命一名宣谕使前往安抚当地民众。
  2. 宋朝时,朝廷频繁使用宣谕使制度来处理边境事务和稳定内部秩序。
  3. 在元代,宣谕使不仅负责传达皇帝命令,还常常参与地方行政管理和社会治理工作。
  4. 明初为了加强中央对边疆的控制,设立了多个宣谕使司,这些机构直接向朝廷报告情况并执行指令。
  5. 清朝时期,尽管官方文件中较少提及“宣谕使”这一职位,但类似的职务依然存在,负责传达皇帝旨意和处理特定事务。

以上句子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宣谕使职责的变化及其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分词解释

xuān

1 公开说出,散布:~讲。~传。~战。~称。~言。~叙调。心照不~。2 疏导:~泄。3 古代帝王的大室。4 皇帝命令或传达皇帝的命令:~付。~召(皇帝召见)。~诏(传旨)。5 姓。
使

shǐ

1 用:~用。~劲。~役。~力。~钱。2 派,差谴:~唤。~命。~女。3 让,令,叫:迫~。4 假若:假~。即~。5 奉命办事的人:~者。大~。公~。~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