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本的拼音、解释、组词
民以食为本的简介:
mín yǐ shí wéi běn
民众以粮食为根本。
民众以粮食为根本。
- AI解释
《民以食为本》是一句广为人知的成语,强调了食物在人类生活中的基础性地位和重要性。这不仅是对农业以及粮食生产重要性的直接表述,也反映了古人对于生存与发展的深刻认识。
详细解释
- “民”:指普通人、百姓。
- “以……为本”:用作动词短语,“以……为本”的意思是将某事作为根本、基础。
- “食为本”:将食物视为根本。这句话强调的是食品对于人民基本生存的重要性。
这句话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这里虽然没有直接使用“民以食为本”,但表达了类似的意思,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互相尊重。后世将粮食作为民生之根本的思想进一步明确化。
造句
- 粮食安全是国家稳定的根本,正所谓“民以食为本”。
- 我们要发展现代农业,确保农民有稳定的收入,从根本上解决好“民以食为本”的问题。
- 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提高食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仍然是我们必须坚持的重要方针,“民以食为本”,食品质量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命健康。
- 为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的支持力度,真正做到“民以食为本”。
- “民以食为本”的理念提醒我们,在全球化背景下仍然要重视本地的粮食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分词解释
民
mín
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主。~国。~法。公~(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居~。~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间。~歌。~谚。~风。~情。4 某族的人:汉~。回~。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渔~。6 非军事的:~品。~航。7 同“苠”。
以
yǐ
1 用,拿,把,将:~一当十。~苦为乐。~身作则。~邻为壑。~讹传讹。~往鉴来。2 依然,顺,按照:~时启闭。物~类聚。3 因为:~人废言。勿~善小而不为。不~物喜,不~己悲。4 在,于(指时日):“子厚~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5 目的在于:~待时机。~儆效尤。6 文言连词,与“而”用法相同:梦寐~求。7 用在方位词前,表明时间、方位、方向或数量的界限:~前。~内。8 用在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可~。得~。9 古同“已”,已经。10 太,甚:不~急乎?11 及,连及:富~其邻。
食
shí,sì,yì
1 吃:~肉。~欲。2 吃的东西:~品。粮~。零~。丰衣足~。3 俸禄:“君子谋道不谋~”。4 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日~。月~。
为
wéi,wèi
1 做,行,做事:~人。~时。~难。不~己甚(不做得太过分)。2 当做,认做:以~。认~。习以~常。3 变成:成~。4 是:十两~一斤。5 治理,处理:~政。6 被:~天下笑。7 表示强调:大~恼火。8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9 姓。
本
běn
1 草木的根:~草(泛指中药)。无~之木。2 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末(头尾;始终)。根~(根源;彻底;本质上)。3 草的茎,树的干:草~植物。4 中心的,主要的:~部。~体。5 原来:~来。~领。6 自己这方面的:~国。~身。~位。~分(fè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