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多识广的拼音、解释、组词
见多识广的简介:
jiàn duō shí guǎng
识:知道。见过的多,知道的广。形容阅历深,经验多。
识:知道。见过的多,知道的广。形容阅历深,经验多。
- AI解释
词语解释
“见多识广”是一个成语,出自中国古代典籍。该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见识丰富、知识渊博。它的字面意思是指通过见过很多事物和经历不同的事情而获得了广泛的知识和经验。这个成语强调了不断学习和积累的重要性。
结构与用法
- 结构:联合式。
- 语法功能:通常作谓语,用来描述一个人的性格或评价其知识水平。
- 情感色彩:褒义词,用于正面形容人多才多艺、见识广博。
造句
- 小明因为经常外出旅行,见多识广,对世界各地的文化都有所了解。
- 老师告诉我们:“要想见多识广,就得不断地读书学习。”
- 王教授不仅学识渊博,而且见多识广,在学术界有着很高的声望。
- 由于经常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和工作交流,他变得更加见多识广了。
- 因为父母的游历,他从小就见多识广,对世界充满了好奇。
这些句子既展示了“见多识广”这一成语的应用场景,也体现了该成语的核心意义。
分词解释
见
jiàn,xiàn
1 看到:看~。罕~。~微知著。~义勇为。~异思迁。2 接触,遇到:怕~风。~习。3 看得出,显得出:~效。相形~绌。4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上。~下。5 会晤:会~。接~。6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解。~地(见解)。~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7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外。~教。~谅(原谅我)。~笑(被讥笑)。
多
duō
1 数量大,与“少”、“寡”相对:人~。~年。~姿。~层次。~角度。~难(nàn )兴(xīng )邦。~~益善。~行不义必自毙。2 数目在二以上:~年生草。~项式。~义词。~元论。3 有余,比一定的数目大:~余。一年~。4 过分,不必要的:~嘴。~心。~此一举。5 相差的程度大:好得~。6 表示惊异、赞叹:~好。7 表示某种程度:有~大劲儿使~大劲儿。8 表疑问:有~大呢?~会儿?9 姓。
识
shí,zhì
1 知道,认得,能辨别:~辨。~破。~相(xiàng )。~途老马。2 所知道的道理:知~。常~。3 辨别是非的能力:见~。远见卓~。
广
guǎng,ān,yǎn
1 指面积、范围宽阔,与“狭”相对:宽~。~博。~义。~漠。~袤(东西称“广”,南北称“袤”,指土地面积)。~厦。2 多:大庭~众。3 扩大,扩充:推~。~开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