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乱的拼音、解释、组词

讨乱的简介:

tǎo luàn
1.讨伐叛乱。 2.治理乱政。

  • AI解释

讨乱》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于指代古代帝王或有权势的人士对叛乱或民变进行平定、镇压的行为。在历史文献中,“讨”字常带有正统权威一方对叛逆行为采取行动之意,而“乱”字则指的是一些扰乱秩序、危害社会稳定的情况。

详细解释:

  • 词源与起源:这一词语源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背景,尤其是君主制时期。它反映了当时对于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视。
  • 使用场景:“讨乱”的行为或行动通常发生在地方叛乱、民众起义或其他形式的反权威事件发生时。帝王或者其代表会采取军事和政治措施来平息这些不稳定因素。

造句:

  1. 春秋战国时期,齐桓公多次出兵“讨乱”,维护了诸侯国之间的秩序。
  2. 在三国时期,曹操面对黄巾军起义,迅速作出反应,进行军事镇压以“讨乱”。
  3. 唐朝末年,农民起义不断,“讨乱”的行动成为当时的主旋律之一。
  4. 宋太祖赵匡胤即位后不久,便采取措施平定各地的叛乱势力,确保了国家的稳定和统一。
  5. 明初朱元璋领导反抗元朝统治,成功“讨乱”,建立了新的政权。

以上句子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事例来体现“讨乱”这一行为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广泛性。

分词解释

tǎo

1 查究,处治:检~。2 征伐,发动攻击:~伐。声~(宣布罪行而加以抨击)。3 研究,推求:研~。探~。4 索取:~还(huán)。5 求,请求:~教(jiào )。~饶。6 惹:~厌。~人喜欢。7 娶:~老婆。

luàn

1 没有秩序:~套。紊~。凌~。2 社会动荡,战争,武装骚扰:~世。政~。平~。~邦不居。3 混淆:~伦。败常~俗。4 任意随便:~吃。~跑。5 男女关系不正当:淫~。6 横渡:~流。7 治理:~臣。8 古代乐曲的最后一章或辞赋末尾总括全篇要旨的部分:~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