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平衡的拼音、解释、组词

综合平衡的简介:

zōng/zèng hé/gě píng héng
对事情的各个方面统筹兼顾,作出全面合理的安排。大至国民经济,小至一个部门、企业或一项业务工作,都需要综合平衡。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就是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和社会再生产各环节作出统筹安排,求得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使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地发展。

  • AI解释

综合平衡

定义: “综合平衡”是一个汉语成语,通常用于管理学、经济学等领域中,指在处理问题时,全面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并通过合理的安排和调度使得各部分之间相互协调,达到整体优化的目标。它强调的是全局观念与整体规划,确保不同环节或要素之间的和谐统一。

详细解释: “综合”意味着全面的考虑和分析,不局限于某一方面;“平衡”则指的是通过对各个方面的合理调配,使各方面的关系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在实际应用中,“综合平衡”不仅适用于资源分配、生产计划等经济领域,也广泛应用于环境规划、社会管理等多个方面。

造句示例

  1. 企业经营: 在制定新一年度的财务预算时,公司必须进行综合平衡,既保证投资项目的顺利推进,又考虑到成本控制和现金流的安全性。
  2. 环境保护: 实施城市绿化项目前需要进行综合平衡考虑,既要美化环境,也要兼顾植物选择对土壤质量的影响以及水资源的节约使用。
  3. 教育管理: 学校在规划课程设置时必须进行综合平衡考量,确保学生既能全面发展,又能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教学大纲要求。
  4. 工程项目: 建设大型水利枢纽项目时需要进行全面的综合平衡评估,从生态环境影响、经济效益到社会人文因素等多个维度进行统筹安排。
  5. 家庭生活: 在家庭财务管理中,父母应该通过综合平衡策略合理规划收支,既保证孩子的教育需求,也要考虑到日常生活的质量与健康。

这些造句展示了“综合平衡”这一概念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方式和重要性。

分词解释

zōng,zèng

1 总合:~合。~括。~述。~览。~核名实(综合事物的名称和实际,加以考核)。错~复杂。

hé,gě

1 闭,对拢:~眼。~抱。珠连璧~。貌~神离。2 聚集:~力。~办。~股。~资。3 不违背,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相应或相符:~格。~法。情投意~。4 应该:~该。~当。“文章~为时而著,诗歌~为时而作”。5 总共,全:~家欢乐。6 计,折算:~多少钱。7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5”。

píng

1 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地。~面。~原。2 均等:~分。~行(xíng)。抱打不~。公~合理。3 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列。~局。~辈。4 安定、安静:~安。~服。5 治理,镇压:~定。6 抑止(怒气):他把气~了下去。7 和好:“宋人及楚人~”。8 一般的,普通的:~民。~庸。~价。~凡。9 往常,一向:~生(a.从来;b.终身)。~素。10 汉语四声之一:~声。~仄。11 姓。12 〔~假(jiǎ )名〕日本文所用的草书字母。13 古同“评”,评议。

héng

1 秤杆,泛指秤:~器。~镜(借指辨别是非善恶的标准)。~鉴(衡镜)。2 称量:~钧(借指执掌国政之权)。3 反复思索做出决定,比较评定:权~。~情度理。4 平,对等:平~。均~。5 指北斗星:~汉(北斗星和银河)。6 古同“横”,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