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门六君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苏门六君子的简介:

sū/sù mén liù/lù jūn zǐ
1.指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陈师道﹑李廌六人。他们常与苏轼交游,或为苏轼所荐拔,故称。前四人也称"苏门四学士"。

  • AI解释

苏门六君子》是宋朝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名词,指的是北宋时期的一批著名文人。这一称呼源自南宋词人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提到的“苏门四学士”加上后来加入的两位诗人。他们分别是:

  1. 苏轼(大才子):不仅是中国宋代文学家、书画家,而且还是著名的政治人物。
  2. 黄庭坚(山谷道人):以诗歌创作而闻名,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影响深远。
  3. 张耒(文潜):擅长诗词和散文,与苏轼等人关系密切。
  4. 晁补之(无咎):文学才能出众,也是“苏门四学士”之一。
  5. 秦观(少游):以词作著称,被誉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6. 陈师道(后加入,被称为六君子中的六)

这六位文人由于都曾学习于苏轼门下,因而被统称为“苏门六君子”。

造句

  1. 苏门六君子的文学成就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2. 黄庭坚与秦观在诗歌风格上各有千秋,共同推动了北宋诗坛的发展。
  3. 张耒和晁补之不仅是文学上的好友,更是苏轼众多弟子中的佼佼者。
  4. 《老学庵笔记》中记载的“苏门六君子”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精神风貌与学术追求。
  5. 这群杰出的文人在当时的文化圈中享有很高的声誉,他们的交往故事至今仍是文坛佳话。

通过这些造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术语在文学史上的重要性以及其背后的人物与文化背景。

分词解释

sū,sù

1 植物名(“紫苏”或“白苏”的种子,称“苏子”)。2 指须头下垂物:流~。3 昏迷中醒过来:~生。~醒。死而复~。4 缓解,解除:以~其困。5 特指“江苏省”、“苏州市”:~剧。~绣(苏州的刺绣)。6 前“苏联”的简称。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把当时的工农民主政权组织称为“苏维埃”;把当时的根据地称为“苏区”。7 姓。8 见“ 噜 ”字“噜苏”。

mén

1 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儿。~口。开~见山。2 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3 途径,诀窍:~径。~道儿。4 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亦指一般的家庭:~第。~风。~婿。长(zhǎng )~长子。5 事物的分类:分~别类。6 宗教的教派或学术思想的派别:教~。~徒。7 量词:一~大炮。8 姓。

liù,lù

1 数名,五加一(在钞票或单据上常用大写“陆”代):~书(古时分析汉字形、音、义而归纳出来的六种造字法)。~甲。~艺(①古时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②六经)。~欲(佛教名词,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泛指人的各种欲望)。~合(“东”、“南”、“西”、“北”、“上”、“下”,用以指天地和宇宙)。~亲(较早是指“父”、“母”、“妻”、“子”、“兄”、“弟”;泛指所有亲属)。~经(六种儒家经典,即《诗》、《书》、《易》、《礼》、《乐》、《春秋》)。~畜(六种家畜,指“猪”、“牛”、“羊”、“马”、“鸡”、“狗”)。~朝(cháo )(“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后又泛称“南北朝”)。~腑(中医指“胃”、“胆”、“大肠”、“小肠”、“膀胱”、“三焦”)。~言诗。~弦琴。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5”。

jūn

1 封建时代指帝王、诸侯等:~主。~子(a.旧指贵族、统治者及其代言人;b.指品行好的人,如“正人~~”)。~王。~上。国~。~权。~临。~侧。2 古代的封号:商~。平原~。信陵~。长安~。3 对对方的尊称:张~。诸~。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