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云石(1286-1324)的拼音、解释、组词
贯云石(1286-1324)的简介:
guàn yún shí/dàn (1286-1324)
元代文学家。原名小云石海涯,号酸斋,又号芦花道人。维吾尔族。世袭两淮万户府达鲁花赤,后让位其弟,北上就学。任翰林学士、中奉大夫,不久辞官,隐居杭州。散曲多写游乐和恋情,风格以豪放为主。与徐再思(号甜斋)齐名,后人合辑二人作品,编为《酸甜乐府》。
元代文学家。原名小云石海涯,号酸斋,又号芦花道人。维吾尔族。世袭两淮万户府达鲁花赤,后让位其弟,北上就学。任翰林学士、中奉大夫,不久辞官,隐居杭州。散曲多写游乐和恋情,风格以豪放为主。与徐再思(号甜斋)齐名,后人合辑二人作品,编为《酸甜乐府》。
- AI解释
贯云石,全名贯云石(1286年—1324年),字学圣,号正斋,又号酸甜乐府主人。他是元代著名的散曲家、诗人及音乐家,在元杂剧和散曲领域都有不俗的成就。
详细解释:
贯云石出生于蒙古贵族家庭,后因家族内斗等原因流落民间,最终归顺了元朝皇帝。他不仅文学造诣深厚,还精通音律,善于创作散曲,并亲自谱曲演唱。其作品以抒发个人情感和表达对社会现实的看法为主,语言通俗易懂,音乐性极强,在当时颇有影响。
贯云石的代表作包括《双调·折桂令·寄征衣》、《中吕·朝天子·小娃娇痴抱车》等散曲作品。他的诗歌和散曲风格多样,既有文人雅士的情趣,也不乏对民间生活的深刻描绘。贯云石的贡献在于将元代散曲推向了新的高度,丰富了元代文学的表现形式。
造句:
- 贯云石的作品中充满了他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
- 在那个动荡的时代里,贯云石以诗歌记录了自己内心的波澜。
- 贯云石的《折桂令》是研究元曲不可或缺的经典之作。
- 他的散曲不仅展示了精湛的艺术才华,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
- 即使在今天阅读贯云石的作品,依然能够感受到其情感的真挚与深刻。
分词解释
贯
guàn
1 古代穿钱的绳索(把方孔钱穿在绳子上,每一千个为一贯):“~朽而不可校”。腰缠万~。2 穿,通,连:~穿。~串。~通(➊连接,沟通;➋对学术等全部透彻地了解)。连~。~注。~彻。~珠(连珠成串,常用来形容声音的圆润动听)。鱼~而入。3 古同“惯”,习惯。4 原籍,出生地:籍~。5 姓。
云
yún
1 说话,引文:人~亦~。子曰诗~。~~(如此,这样;引用文句或谈话时,表示结束或有所省略)。2 文言助词,句首句中句末都用:~谁之思?岁~暮矣,着记时也~。3 水气上升遇冷凝聚成微小的水珠,成团地在空中飘浮:行~流水。~蒸霞蔚。4 指中国“云南省”:~腿(云南省出产的火腿)。5 通“芸”。众多。6 通“纭”。纷纭。
石
shí,dàn
1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2 指石刻:金~。3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药~。药~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4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