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埶的拼音、解释、组词

负埶的简介:

fù yì/shì
1.见"负势"。

  • AI解释

关于“负埶”,在常见的汉语词汇中,并没有直接使用“负埶”这个词,可能存在一定的误解或笔误。不过,“负势”一词常见于古代文学作品中,如《世说新语·雅量》:“张季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耳,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大将军王济使来者问讯,并遗两函鲊。时人谓之‘莼鲈之思’。”“负势”在此处指的是依仗山势、地形等自然条件。

详细解释: - (fù):依靠,借助。 - (shì):在古文中常指地势或形势。现代简化字为“势”。

因此,“负势”的意思是借用地形、地势等自然条件,常常用来形容山势高峻依恃地形而显得险峻。

下面是5个使用“负势”一词的造句:

  1.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两岸高山对峙,险峻的山峦重重叠叠,依仗着地势高耸入云,遮挡了天空和太阳。)
  2. 他依靠家里的财势,才得以在商界取得成功。——(虽然这个句子中的“负势”不是最恰当的使用场景,但它展示了类似的意义:借助某种条件而获得优势或成功。)
  3. 山峰险峻地依着山脊线,负势而立,宛如守护者般屹立不倒。
  4. 靠近海岸的地方,山势突兀地拔地而起,仿佛是大海的屏障,负势阻挡了潮水的侵袭。
  5. 那些依仗地域优势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往往能占据有利位置。

希望这些解释和造句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负势”一词。如果有其他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请随时告诉我!

分词解释

1 驮,背(bèi ):~米。~疚。~重。如释重~。~荆请罪。2 担任:担~。~责。~累(lěi )。~罪。~荷。忍辱~重。身~重任。3 仗恃,依靠:~隅顽抗。自~(自以为了不起)。4 遭受:~伤。~屈。5 具有,享有:久~盛誉。6 欠(钱):~债。7 小于零的(数),与“正”相对:~数。8 指相对的两方面中反的一面,与“正”相对:~电。~极。9 违背,背弃:~心。~约。忘恩~义。10 失败,与“胜”相对:不分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