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祭酒的拼音、解释、组词
国子祭酒的简介:
guó zǐ jì/zhài jiǔ
1.古代学官名。晋武帝咸宁四年设,以后历代多沿用。为国子学或国子监的主管官。
1.古代学官名。晋武帝咸宁四年设,以后历代多沿用。为国子学或国子监的主管官。
- AI解释
《国子祭酒》是古代中国的一种官职名称,具体含义和职责随着朝代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在汉代,它是指太常寺下属的一个官员,负责管理和指导太学;到了唐代,这一职务正式确立为国子监的最高长官,主要负责管理教育事务、主持考试等重要工作。宋代以后,虽然名称依旧保留,但其职权范围和级别可能有所调整或变化。
造句示例:
- 古代的国子祭酒不仅是学术上的权威,而且也是政治上不可小觑的人物。
- 在唐朝,国子祭酒被视为国家教育体系的核心人物,掌管着培养官员的关键环节。
- 这位国子祭酒以其深厚的学问和良好的教化能力,在学生中赢得了极高的尊敬与爱戴。
- 国家为了提升国民素质,特别重视选拔有才华的学者担任国子祭酒这一重要职务。
- 国子祭酒的职责不仅限于教学管理,还涉及对官员道德品质的教育和培养。
这些句子尝试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国子祭酒”这一职位的重要性及其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特殊地位。
分词解释
国
guó
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家。~土。~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号。~度(指国家)。~策。~情。~法。~力。~防。~威。~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格。~魂。~是(国家大计,如“共商~是”)。2 特指中国的:~产。~货。~粹。~乐(yuè ㄩㄝˋ)。~药。3 姓。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
祭
jì,zhài
1 对死者表示追悼、敬意的仪式:~奠。~礼。~灵。~典。~扫。2 供奉鬼神或祖先:~祖。~天。~祀。~灶。3 使用(法宝):~起一件法宝。
酒
jiǔ
1 用高粱、米、麦或葡萄等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白~。啤~。料~。鸡尾~。茅台~。~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