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灌溉的拼音、解释、组词
地下灌溉的简介:
dì/de xià guàn gài
又称“渗灌”。将灌溉水引入地下,湿润根区土壤的灌溉。有暗管灌溉和潜水灌溉。前者灌溉水借设在地下管道的接缝或管壁孔隙流出渗入土壤;后者通过抬高地下水位,使地下水由毛管作用上升到作物根系层。地下灌溉不破坏土壤结构,不占用耕地,便于管理,但表土湿润不足,不利于苗期生长。
又称“渗灌”。将灌溉水引入地下,湿润根区土壤的灌溉。有暗管灌溉和潜水灌溉。前者灌溉水借设在地下管道的接缝或管壁孔隙流出渗入土壤;后者通过抬高地下水位,使地下水由毛管作用上升到作物根系层。地下灌溉不破坏土壤结构,不占用耕地,便于管理,但表土湿润不足,不利于苗期生长。
- AI解释
《地下灌溉》这个词汇并非一个专业术语或常见表达,但根据其组成词“地下”和“灌溉”,可以推测它可能指的是利用地下水进行的一种灌溉方式。这种灌溉方法通常在水资源短缺或者地表水难以获取的地区使用。
详细解释:
- 概念:地下灌溉是指通过将地下水引入农田以满足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是一种节水高效的灌溉技术。
- 工作原理:通常通过打井、安装管道等设施抽取深层或浅层地下水,然后直接输送到田间地头或者利用毛管滴灌系统进行精准施水,避免地表径流损失和蒸发损耗。
- 优点:
- 节约水资源:相比传统灌溉方式(如漫灌),地下灌溉能有效减少水分的浪费。
- 改善土壤结构:地下水位稳定后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和透气性。
- 降低病虫害发生率:避免地表水带来的微生物及害虫传播。
造句:
- 基于水资源短缺的情况,我们决定采用地下灌溉系统来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 研究表明,地下灌溉可以显著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并降低对地下水位的影响。
- 我们计划在村庄周围建立一个地下灌溉网络以帮助农民解决干旱季节的用水问题。
- 由于该地区地下水丰富,我们可以考虑使用地下灌溉方式来优化农田灌溉效率。
- 通过实施地下灌溉技术,我们成功地减少了水资源消耗,并提高了农作物的抗旱能力。
分词解释
地
dì,de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心说。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质。~壳。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下。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田~。~政。~主。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区。此~。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板。~毯。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点。目的~。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以处。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境~。心~。10 底子:质~。
下
xià
1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层。~款。2 等级低的:~级。~品。~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3 方面,方位:两~都同意。4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卷。~次。~限。5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山。~车。~马。~达。6 使降落:~半旗。~棋。7 进入:~海。8 投送:~书。9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班。~课。10 谦辞:在~。~官。11 颁布:~令。12 攻克:攻~。13 卸掉:~货。把他的枪~了。14 用,投入精力:~工夫。15 退让:争执不~。16 做出判断:~结论。17 量词,指动作次数:打三~。18 用在名词后边(❶表示在里面,如“心~”、“言~”;❷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年~”)。19 用在动词后边(❶表示关系,如“教导~”、“培养~”;❷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基础”;❸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去”、“停~来”)。20 少于:不~二百人。21 动物生产:鸡~蛋。
灌
guàn
1 浇地:~溉。~渠。浇~。2 注入液体:~注。~浆。~肠。3 指录音:~唱片。4 炼铸。5 丛生,亦指丛生的树木:~木。~丛。6 古代祭祀的一种仪式,斟酒浇地降神。
溉
gài
1 浇灌:灌~。2 洗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