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人的拼音、解释、组词

番人的简介:

fān/pān rén
1.指少数民族或外国人。 2.即番当。

  • AI解释

词语“番人”在古代汉语中一般用来指代外国人、外族人或者少数民族。这个词源远流长,多出现在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中。根据不同的语境,“番人”的具体含义可能会有所变化。

  1. 基本释义:从字面理解,“番”是古代对外族或外国的称呼之一,“人”则是指人。“番人”即为外族人、外国人。
  2. 历史背景:“番人”这一词语广泛应用于描述中国周边各少数民族以及不同时期来自海外的不同民族。在历史上,由于交通不便和信息闭塞,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有限,往往将不同地区的外来者统称为“番”。

造句

  1. 唐朝时期,“番人”一词常被用来指代来华的西域使者或商人。
  2. 番人使者带着珍贵的丝绸与唐皇交换。”
  3. 在《水浒传》中,作者也使用了“番人”来形容一些非汉族的少数民族英雄好汉。
  4. “花荣射箭如神,被赞为‘番人中的箭术高手’。”
  5. 古代文献中经常提到“番舶”,这是指外来的船只或商人。
  6. “唐太宗接见了各国‘番人’代表,以示开放姿态。”
  7. 在古代小说《三国演义》中,“番邦”通常指的是蜀国之外的其他国家。
  8. “诸葛亮出使‘番邦’,成功结交了东吴联盟。”
  9. 有时“番人”被用来泛指边疆地区的居民或士兵。
  10. 番人战士在长城守卫着国家的安全。”

请注意,“番人”的使用带有明显的时代和文化背景特征,在不同的时期与语境下含义可能有所不同。在现代汉语中,这种用法较少见,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历史词汇存在。

分词解释

fān,pān

1 遍数,次,回:三~五次。2 轮流更代:轮~。更(gēng )~。3 称外国的或外族的:~邦。~茄。~薯。4 倍:产量翻了二~。

rén

1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类。2 别人,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热诚。3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文如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