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席不暖,墨突不黔的拼音、解释、组词
孔席不暖,墨突不黔的简介:
kǒng xí bù nuǎn,mò tū bù qián
原意是孔子、墨子四处周游,每到一处,坐席没有坐暖,灶突没有熏黑,又匆匆地到别处去了。形容忙于世事,各处奔走。
原意是孔子、墨子四处周游,每到一处,坐席没有坐暖,灶突没有熏黑,又匆匆地到别处去了。形容忙于世事,各处奔走。
- AI解释
《孔席不暖,墨突不黔》这句话出自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孔子。此语原意是指孔子对于传授知识、教书育人之事投入极大的热情与精力,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以至于坐过的座位没有时间去温习或休息(“孔席不暖”),而烧木炭取暖的烟囱也因日夜不停地使用燃料而未及烤黑(“墨突不黔”)。这句话常用来形容孔子及其追随者对于教育事业的执着与热情。
详细解释
- 孔席不暖:比喻孔子传授知识时,一概认真对待,从不会敷衍了事。即使坐着教书的人也不让座位闲下来。
- 墨突不黔:“墨”指古代用来写字的墨,这里引申为烧写文字所用的木炭;“突”是指古时候用于燃烧的烟囱。“墨突不黔”形容孔子勤勉到连烧纸张和取暖所用的炭火都未曾完全烧尽,意即日夜都在传道授业,没有片刻闲暇。这里还有一层意思是,墨(字)的烟未黑也即是墨未干的意思,比喻学问和教诲不曾中断,保持常新。
造句
- 王老师就像孔子一样,“孔席不暖,墨突不黔”,在讲台前一站就是几十年。
- 李教授从早到晚都在忙着给学生们上课、答疑解惑,真是“孔席不暖,墨突不黔”啊!
- 陈校长总是亲自指导学生科研项目,直到深夜还在办公室忙碌着,这正是“孔席不暖,墨突不黔”的真实写照。
- 那些致力于文化传播与教育的志愿者们,每天奔波于乡村之间,就像孔子一样,“孔席不暖,墨突不黔”,为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 在学校教育改革中,张老师总是第一个站出来支持新举措,她的付出和努力,正如“孔席不暖,墨突不黔”所描述的那样,为了学生的成长倾尽了所有。
分词解释
孔
kǒng
1 小洞,窟窿:~穴。~眼。~洞。~方兄(指钱,因旧时的铜钱有方形的孔,恢谐含鄙意)。2 很:~急。~武有力。3 量词,用于窑洞:一~土窑。4 姓。
席
xí
1 用草或苇子编成的成片的东西,古人用以坐、卧,现通常用来铺床或炕等:~子。草~。苇~。竹~。凉~。~地而坐。~卷(juǎn )。2 座位:~位。~次。出~。列~。3 酒筵,成桌的饭菜:筵~。宴~。酒~。4 特指议会中当选的人数:四~。5 职位:主~。西~(塾师)。6 量词:一~酒。7 姓。
不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暖
nuǎn
1 温和,不冷:~和。温~。~色。~洋洋。2 使温和:~酒。~一~手。
墨
mò
1 写字绘画用的黑色颜料:一锭~。~汁。~盒。~迹。~宝(珍贵的字画。亦用来尊称别人写的字、画的画)。2 写字画画用的各色颜料:~水。油~。粉~登场。3 黑色或接近于黑色的:~黑。~面(a.黑的脸色;b.指墨刑)。~镜。~绿。~菊。~晶(黑色的水晶)。4 贪污:贪~。~吏。5 古代一种刑罚,在脸上刺字并涂墨(亦称“黥”):~刑。6 姓。7 古同“默”,缄默。
突
tū
1 忽然:~然。~现。~发。~变。~如其来。异军~起。~兀。2 超出,冲破,猛冲:~破。~围。~出。3 烟囱:曲~徙薪。灶~。
黔
qián
1 黑色:~首。2 中国贵州省的别称:~剧(贵州地方戏曲剧种)。~驴技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