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山遗址的拼音、解释、组词
金牛山遗址的简介:
jīn niú shān yí/wèi zhǐ
1. 1974年在辽宁省营口金牛山发现的古人类文化遗址。分上下两层上层属旧石器时代晚期,下层为旧石器时期初期晚一阶段。1984年发现较完整的人类化石,命名为“金牛山人”。
1. 1974年在辽宁省营口金牛山发现的古人类文化遗址。分上下两层上层属旧石器时代晚期,下层为旧石器时期初期晚一阶段。1984年发现较完整的人类化石,命名为“金牛山人”。
- AI解释
《金牛山遗址》是指中国东北地区的一处重要的考古发现,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大营子乡的金牛山。这一遗址出土了大量的旧石器时代中期的人类化石和文化遗物,证明了在约4万年前至3万多年前这里曾有人类活动。
详细解释
- 时间范围:金牛山遗址的文化层主要属于旧石器时代中期,大约在距今4.27万年至3.91万年间。
- 发现的遗物:包括人类化石、动物化石以及用石块和骨料制成的工具。这些考古材料为研究当时的人类生活方式、技术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 学术价值:金牛山遗址是了解中国东北地区早期人类社会发展状况的重要窗口,对于探讨东亚地区的古代人类迁徙路线具有重要意义。
造句
- “通过学习《金牛山遗址》的相关知识,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旧石器时代中期人类的生活状态。”
- “考古学家在《金牛山遗址》中发现的大量工具遗迹表明当时的古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技术水平。”
- “《金牛山遗址》的研究成果对于推动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早期人类文化的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 “参观了《金牛山遗址》,我被那些远古人类的故事深深吸引,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时代。”
- “专家们通过对《金牛山遗址》的持续研究,逐步揭示了旧石器时代中期东亚地区人类活动的历史画卷。”
以上就是关于《金牛山遗址》的相关解释和造句。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金
jīn
1 一种化学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黄赤色,质软:黄~。~子。~笔。2 金一类的,具有光泽、延展性,容易传热和导电的固体的通称(汞除外)。:~属。五~(旧指金银铜铁锡)。合~(两种或多种金属混合而成的金属)。~文(铸或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旧称“钟鼎文”)。3 钱:现~。基~。挥~如土。4 指兵器或金属制的乐器:~革(兵器甲铠的总称,引申指战争)。~声(a.钲声;b.钟声)。~鼓(锣鼓)。5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6 喻尊贵、贵重、难得、持久、坚固、有光泽等:~兰(友情深)。~刚(梵语意译,喻牢固、锐利、能摧毁一切)。~瓯(a.盛酒器;b.喻疆土完整)。~城汤池。7 一些动、植物因颜色似金而得名:~鱼。~乌(太阳)。~龟。~丝猴。8 中国朝代名:~代。9 姓。
牛
niú
1 哺乳动物,趾端有蹄,头上长一对角,是反刍类动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车,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刀小试(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黄。~角。2 星名,二十八宿之:~斗(指牛宿和斗宿二星)。3 喻固执或骄傲:~气。4 姓。
山
shān
1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头。~明水秀。~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2 形状像山的:~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3 形容大声:~响。~呼万岁。4 姓。
遗
yí
1 丢失:~失。~落。2 漏掉:~忘。~漏。3 丢失的东西,漏掉的部分:补~。路不拾~。4 余,留:~留。~俗。~闻。~址。~风。~憾。~老(➊经历世变的老人;➋仍然效忠前一朝代的老人)。5 死人留下的:~骨。~言。~嘱。6 不自觉地排泄:~尿。~精。7 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传。8 抛弃:~弃。
址
zhǐ
地基,地点:住~。地~。旧~(a.过去的住址;b.过去某个机构的建筑物所在的地址)。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