爨下薪的拼音、解释、组词
爨下薪的简介:
cuàn xià xīn
1.犹爨下馀。
1.犹爨下馀。
- AI解释
词语《爨下薪》由两个部分组成:“爨”和“薪”。我们来逐一解析这两个词的意义,然后结合它们共同构成的新词汇进行详细的解释。
- 爨 (cuàn):在古代汉语中,“爨”是指做饭、烧火等活动。它也可以特指炊事用的灶具或柴灶。
- 薪 (xīn):指的是用来燃烧生火的东西,通常是木柴、煤炭等。
将这两个词合在一起使用时,《爨下薪》实际上是在描述一种从灶下获取的燃料的意思,更深层次地可以理解为比喻生活中琐碎、不起眼却不可或缺的事物或事物的一部分。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更多被用于文学创作或口语表达中,以形象生动的方式描绘生活场景。
造句
-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人们常常不得不从灶下的灰烬中挖掘《爨下薪》,以续燃炉火。
- 生活中的每一粒粮食、每一块《爨下薪》,都是我们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
- 她在整理旧物时意外发现了一块保存完好的《爨下薪》,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那些简单却美好的日子。
- 尽管生活条件改善了,但《爨下薪》所象征的生活基础和根本并未因此被忽略或遗忘。
- 每当夜幕降临,望着那跳跃的火焰,《爨下薪》总能引发我对于过去岁月无尽的怀念与感慨。
这些句子不仅展示了“爨下薪”这个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还通过不同的语境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这个词背后含义的理解。
分词解释
爨
cuàn
1 烧火做饭:分居各~。2 灶:“客传萧寒~不烟。”3 中国宋杂剧、金院本中某些简短表演的名称:《讲百花~》。《文房四宝~》。4 演戏:“夫优伶~演,实始有唐《目连救母》之起。”5 姓。
下
xià
1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层。~款。2 等级低的:~级。~品。~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3 方面,方位:两~都同意。4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卷。~次。~限。5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山。~车。~马。~达。6 使降落:~半旗。~棋。7 进入:~海。8 投送:~书。9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班。~课。10 谦辞:在~。~官。11 颁布:~令。12 攻克:攻~。13 卸掉:~货。把他的枪~了。14 用,投入精力:~工夫。15 退让:争执不~。16 做出判断:~结论。17 量词,指动作次数:打三~。18 用在名词后边(❶表示在里面,如“心~”、“言~”;❷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年~”)。19 用在动词后边(❶表示关系,如“教导~”、“培养~”;❷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基础”;❸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去”、“停~来”)。20 少于:不~二百人。21 动物生产:鸡~蛋。
薪
xīn
1 柴火:~苏(打柴割草)。~尽火传(chuán )(柴火烧完,又引燃了后一根柴,火永远不灭。原指人形骸有尽而精神未死,后亦用以喻思想学问、技艺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