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板书的拼音、解释、组词

竹板书的简介:

zhú bǎn shū
1. 又称“快板书”。说书曲艺形式之一,表演时手打竹板,节奏明快地相伴和。

  • AI解释

《竹板书》并不是一个广泛使用的成语或俚语,从字面上看,“竹板”可以理解为一种材质或者用于敲击发声的工具;“书”在这里可能是书籍、记录或者是书写的意思。但这样的组合并没有明确的文化或历史背景支撑,因此它在汉语中的实际含义和用法并不清晰。

不过,如果将其分解来看: 1. 竹板:通常指的是用来打拍子或发声的一种轻巧板材,常用于传统艺术如快板书、相声等。 2. :可以理解为书籍、记录或者是书写的内容。

结合这两部分,我们可以猜测,《竹板书》可能是指使用竹板进行写作或者记录的某种形式。但是,这仅仅是一个推测,并没有确切的文化解释或引用支持这一说法。

造句

由于《竹板书》并不常见,以下五个句子是基于上述推测进行创作,可能存在一定的不准确性:

  1. 李师傅用特制的竹板在木桌上敲打出美妙的节奏,一边演奏一边吟诵着《竹板书》,给过往的人们讲述历史故事。
  2. 小明制作了一本精美的《竹板书》,他使用竹板作为封面装饰,并在里面记录了自己学习乐器的心得体会。
  3. 在这次文化展览中,主办方展示了一个古老的《竹板书》,上面刻着诗篇和乐谱,让人感受到了传统艺术的魅力。
  4. 为了庆祝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民间艺术家们在街头巷尾表演快板书,即兴创作了许多有趣的段子,受到了许多游客的喜爱。
  5. 竹板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不仅是一种记录文字的方式,也是一种传承文化的重要工具。

请注意,由于《竹板书》并非常见的词语或成语,上述造句仅为推测和虚构内容。如果你有特定的语境或者背景信息需要使用这个词,请提供更多的上下文以便获得更准确的答案。

分词解释

zhú

1 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子。~叶。~笋。~编(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刻。2 指竹制管乐器:金石丝~。3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4 姓。

bǎn

1 成片的较硬的物体:案~。~子。木~。~上钉钉。2 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打节拍的乐器,又指歌唱的节奏:檀~。鼓~。一字一~。荒腔走~。3 不灵活,少变化:死~。呆~。4 露出严肃或不高兴的表情:~着脸。5 见“老”字“老板”。

shū

1 成本的著作:~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信。~札。~简。~函。3 文件:证~。说明~。4 写字或写的字:~法。~写。~桌。~案。~画。5 写文章:大~特~。罄竹难~。6 字体:草~。隶~。楷~。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听~。